昏招一箩筐
几位朋友小聚,聊起业内的近况,感慨颇多。继蒙牛、飞鹤、雅士利之后,10月8日,澳优香港上市成功,融资12亿港元,看来,乳企咸鱼翻身已成定局。继天才宝贝之后,东方爱婴又顺利完成第二轮风险投资,数百万美元资金已一次性注资到位;新的早教机构也不断涌现,足见早教机构的投资热潮仍是热度不减。而在零售领域,私募股权公司PAG因买方竞价远低于预期而取消出售好孩子股权,使得好孩子通过新股东为其债务进行再融资的想法沦为泡影,只能重新向银行寻求更多贷款;红孩子每个季度要更新的目录已经增加了4本。从最开始的母婴产品目录《红孩子》到《时尚红妆》(化妆品目录)、《健康生活馆》(健康产品目录)、《生活时尚》(家居用品目录)、《红盒子》(礼品目录),红孩子构建起一条B2F(家庭)的高速公路,只是目标看似清晰,但红孩子两年来的多项举措却让自己“迷失”在路上;小区旁边一度雄心勃勃的嘉贝干脆关了门,一夜之间人去楼空。2009年最为火爆的喜羊羊,想要进军服装业竟发现面临着商标阻碍,喜羊羊要做中国的机器猫、唐老鸭,商标这一关必须重视。必须重视的还有一些核心岗位和业务,比如儿童影楼的逗笑阿姨和企业的市场推广。
市场推广有各种各样的模式,有些天才,有些平庸,还有些是用脚趾头想出来的,就像在博客上疯狂张贴广告,在街头狂发小广告。从本质上说,这和群发:“请把钱打到我农行账号”或者“您中了大奖N万,领奖前请先交税费”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些发布者寄希望的无非是一个“大数法则”,只要推广成本足够低,基数足够大,总会遇到小时候脑袋被门不小心夹过的。诚然,上当的有之,而大多数人则根本不予理睬,立刻被扔进垃圾箱,那些被细细读过的可能更惨,无意间使自己的产品被列入坚决不考虑名单。为什么很好的产品,不把宣传资料印在专门针对其主要消费群体发行的《北京宝宝》杂志里,而非要自降身价呢?
人生如旅,世事如云,昏招就这样不紧不慢、若即若离地伴随着我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