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唐诗情结

(2007-03-05 13:36:55)
分类: 育儿宝典

我的唐诗情结

文/郭雪飞

我还在怀孕的时候,常见到年轻妈妈带着一二岁刚刚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小宝宝在公园的草坪上背唐诗,妈妈念出前半句,小宝宝就接上每句的最后一个字,稍微大一点的甚至能背出许多首,童稚的声音敲打在我的心上,甜甜的,痒痒的,让我心生许多羡慕。那时我常常摸着肚子,幻想着儿子和我在一起背唐诗的情景,满脸的憧憬和幸福,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一付傻女人的样子。经常被老公温柔断喝“别做梦了,小心宝宝生出来就梦游!”

为了和儿子一起背唐诗,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买了宝宝学唐诗的书、光盘和磁带,仔细挑选了一些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唐诗作为最初的背诵素材。同时做了全家总动员,向每个人灌输背唐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大家都做好全情投入的准备。

儿子生下来了,我们的生活就围绕着他飞速旋转起来。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我期盼着他尽快会说话,我也好赶紧实施策划已久的唐诗计划。院子里年纪差不多的小孩已经什么都会说了,而我的儿子却仍是惜字如金,只是会叫爸爸、妈妈、吃、抱、要,其余要表达的需求一概坚决地以手势代替。我焦急地想办法诱导儿子多说几个字,每次小孩子聚在一起玩的时候,(说来也怪,儿子虽说不会说话,但丝毫不影响他和小朋友交流,每次出来都玩的津津有味),几个孩子妈总是充满理解地宽慰我:“贵人语迟,不用着急!”话还没说全,背诗就更是奢求了。家里天天放送儿歌和唐诗朗诵作为背景音乐,不停地对儿子进行刺激,我那一阵做梦都想儿子会说话了,一张嘴流出的都是唐诗,可是儿子一直到两岁,流出的都是口水。

儿子过完两岁生日的夏天,突然间就什么话都会讲了,可以说此前语言方面与同龄小孩的差距一下子全扯平了,开始的时候我特别兴奋,对儿子说的每一句话都如获至宝,觉得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惊异于儿子会说妈妈埋单、会用因为所以,会说虽然但是,陶醉于儿子说妈妈是美女,我最喜欢妈妈。每天下班回家儿子都要无比兴奋地向我絮絮叨叨说许多他的感想,向我问无数个为什么。真是不会说话的时候着急,会说话了甜腻的声音磨得你耳朵起茧子,又让你有无法拒绝的烦恼。全家人高兴了一段日子后,我突然想起了搁置已久的唐诗计划,赶紧分配任务开始实施。

基本计划是让儿子两到三天背一首,以后看情况再逐渐加量,当时我测算,不出一年儿子怎么也背上100首唐诗了,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儿子有100首唐诗装在肚子里,随用随取,那还不出口成章,说话就是诗!

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我的唐诗计划从一开始就遭到儿子的坚决抵制,小家伙自从背了一首咏鹅后,发现势头不对,对我们严加防范,凡要念诗一律不开口,连幼儿画报上的成语故事都不肯听。全家人连哄带骗,威逼加利诱,也只教他念了三五首唐诗,而且就这几首也让他背得面目全非,让我们哭笑不得,什么“窗前明月光,地上白光光。”什么“锄禾日中午,汗流地上土。”什么“春明不觉醒,处处问啼鸟。”简直就是幼儿版的小燕子。

万般无奈中,我也只能放弃我的唐诗计划了,和儿子一起背诗的画面只能是一个温馨而遥远的梦。我的唐诗情结只能定格为浪漫虚幻的情怀,封存在记忆中。我想作为母亲,更重要的是儿子能有一个快乐自由的童年。

北京宝宝2007年3月刊     成长的烦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