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的穷苦岁月

(2022-04-12 17:53:20)
标签:

岁月无声

情感

历史

分类: ·我爱我家·(原创)

母亲的穷苦岁月

--秋叶子

 

母亲出生1947年,成长在国家贫穷的年代,那是中国人温饱是最大问题的年代。很多年里,母亲总是喜欢给我们讲她的小时候是多么的贫穷,有几个故事印象深刻,不能忘却。仅记。

——题记

 

·要饭·

1959年,母亲12岁,那是三年自然灾害的岁月,吃饭成了华夏大地上几乎所有人的问题。那时,母亲天天和二姨,领着邻居家俩小男孩到处要饭。

 

有一次,就去了姨姥姥家的村子,虽然姥姥跟母亲叮嘱过不要去姨姥姥家的村子,但是为了能够要到东西填肚子,母亲凭着记忆还是去了姨姥姥家的村子,到那个村子里其实是不知道姨姥姥家是具体哪一户的。

 

终于有一天,进了一家,进门就叫大娘,出来的却是姨姥姥。母亲一看,回头就跑,姨姥姥在后边喊,母亲就停下了,姨姥姥给装上了一筐的地瓜干。后来,隔几次就去,但去之前总是犹豫,可是要不到吃的就不知道如何回家,总是饥饿的肚子战胜了理智。就那样,那年的春天,母亲去过姨姥姥家三次,三筐地瓜干的添补,就过了那个春天。

 

(多年以后,母亲成家,日子过的好起来,总也忘不了姨姥姥,每年都要去看姨姥姥几次。我小的时候,年年记得和母亲去看姨姥姥。姨姥姥是个小脚女人,慈祥的很。)

 

·三个窝头·

1965年,母亲18岁,大集体的年代。有一次集体组织去刘家营打工,那是要挣工分的。吃饭的时候,一顿一人一个窝头是不用交粮票,再多吃就要半斤粮票换一个窝窝头,母亲吃完就又吃了一个。

 

厨房里分饭的是大师傅的媳妇,她说家里做的饼都吃不了,坏掉了。还说,那么大两个窝头,都吃到哪里去了。母亲说,我还没吃饱呢。于是,师傅的媳妇说,你真能,我再给你一个窝头,你要是能吃完,就不要钱。结果,母亲真的吃了。

 

(一顿饱饭,竟然能够让母亲想了这么多年。)

 

·13个包子·

1967年,母亲20岁,母亲那时候是家里的劳力,每天都和三姨要到村后边的洼地里种水稻。有一天中午,姥姥在家包的包子,是那种粗面做皮,蒸熟了的地瓜干剁碎了当馅儿的包子。那天中午,姥姥送去了13个。母亲一看说:包了一锅,竟然带了这么几个。三姨一听,很恼火的说:你嫌少,你自己吃完,我回家。结果,三姨走了,母亲就把那13个包子全部吃完。

 

(总在想,那个年轻劳作的年代,一顿饱饭让母亲想多年,那会是一个怎样饥饿是常态的年代啊。)

 

·偷地瓜·

六零年代初,母亲上了学,那时候学校里的一间房子里,有一个大暖炕,是生产队里用作给地瓜发芽的。

 

有一次,老师让母亲去送一壶水放到生地瓜芽的屋里的炉子上。母亲去了放下壶,看到了炕上的地瓜。饥饿促使母亲伸出了手,拿了一个地瓜就往家跑,在路上被一个男孩子看见她慌张的往家跑。母亲急匆匆的把地瓜放在灶膛的柴火堆里,然后又跑回学校去。

 

等跑到学校,路上遇见的男孩子早已经告诉了老师,还带老师去看了那个少了地瓜的窝儿。母亲跑回去之后,老师问母亲,你拿地瓜了。母亲说,是。老师说,为什么。母亲说,我饿。老师说,你饿,其实都饿啊。那个老师没有罚母亲,偃旗息鼓了这件事。

 

40年后,她又回老家的时候去看过她的那位老师。老师已经六十多岁,也不认识了母亲,母亲说起那个地瓜的事情,老师说都忘记了。隔了一年,没等母亲再去看望老师,就听小时玩伴说,老师已经去世了。)

 

·花呢夹袄·

母亲七岁的时候,姥爷从陕西给母亲带回来一个花呢布夹袄。那个年代,能穿新衣服的机会真的是太少,一年也摊不上一次,母亲就穿上花呢夹袄满街跑。没穿几天,有一次母亲上街,出了门口有一个泥坑,调皮的母亲就脱了鞋子跳进去,夹袄衣角就蹭到了泥水。于是母亲把夹袄脱下来,放在一边。这时,从哪儿蹿出一只狗,母亲拿起鞋子就跑。回家后,发现忘了拿夹袄,于是就回去找,结果夹袄没有了。

 

母亲吓得不敢回家,跑到她的五大娘家,大娘让她藏到里屋。一会儿姥姥就去找母亲,姥姥这屋那屋的没找到,姥姥就回家了。回家的路上遇见同村的一个老太太,老太太说大洋娘拿着一个花夹袄回了家。于是姥姥就去大洋家问大洋娘,大洋娘竟然火了,一边吵闹,一边赌咒说没有捡到。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

 

那天,母亲在五大娘家的里屋睡着了,后来是被她五大娘家的二哥背着送回去的。二哥走后,还是没有能够逃过姥姥的一顿狠揍。一个月之后,大洋身上穿着一件一样的花呢夹袄……

 

·红花袄·

1958年,母亲11岁。过年的时候,姥姥给母亲做了一件红色的花袄。母亲一直记得那个花色,她说是酱紫色的底子,图案是粉红色的萝卜,3个绿叶,一堆儿仨萝卜,煞是好看。

 

腊月二十三的时候,姥姥就给做好了,要等正月初一穿,母亲说等了七天就像等了七年。正月初一一大早穿上,满街跑。刚到了街上一会儿,就有一个人说:你二大爷去世了,你还穿着红袄跑。母亲生气说:你二大爷才去世了呢。

 

母亲在街上转了一圈儿,喜滋滋的又跑回家。刚到家一会儿,二大爷家的哥哥就去报丧。于是,姥姥给母亲拿出了一件大青褂子,套上。母亲又跑出去,看二大爷家在办理丧事,一会儿就跑到无人处,掀起大青褂子的衣角去看那件酱紫色的红袄……

 

·主席像·

母亲9岁的时候,上小学三年级,在大沙埠村,老师叫张云高。

 

那个年代,基本上家家墙上都贴着毛主席像,可是母亲家里没有。一天早上,母亲第一个到了学校,黑板上方的主席像掉了下来。母亲拿起了主席像就跑回了家,放下后就跑回了学校。回到教室,五六个学生就在议论主席像不见了,然后说是母亲第一个到校,肯定是母亲偷回了家。

 

老师把母亲叫到了办公室审问。母亲说,人家都有主席像,我也想天天看到主席像,可是俺爸没钱买。老师说,班级里的主席像是给所有同学看的,也不是只有你家有,所以你得回家拿来。

 

老师没有惩罚母亲,跟别的同学说,母亲是对毛主席的热爱,才拿了主席像,不算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