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营销管理 |
自从2006年3月,我在《销售与市场》发表具有颠覆性的营销策划论文《甩开对手,抢夺行业第一》之后,有关营销破局策划的研究和思想也逐渐在我的头脑里形成,2006年6月,我在此基础上,继续推出我的市场竞争研究论文《硬球营销狙击术》,重点阐述后来者如何以硬球式竞争风格在市场上取胜,随后我一直在考虑,这么一种破局性的营销策划手段,能否以一种系统的理论来框架它?使它能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直到2007年2月,我才研究出一些具体思路,写成了《锐利破局,屡创黑马的营销攻击术》,并在3月号的《销售与市场》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之后,我的研究触角以及策划实战都采用直接进入针对企业市场营销困局的突破之道,并且连续帮助3家合作企业获得成功。最近由于我在几个博客上相继推出有关破局营销的实战策划案例之后,引起了很多读者和行业内外朋友的关注,有些朋友给我写信,专门探讨我的破局营销之道,也有些朋友对我的破局营销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此,我想就几种针对性观点作一阐释,以便大家能更清楚地理解破局营销的真实意义。
1、 破局营销不等于破坏性营销
有一种观点认为,我提出的破局营销理论,跟以前有人提出的“破坏性营销”有相似之处,甚至认为就是破坏性营销的翻版,没有任何新意。
2、 破局营销不等于是差异化营销
这种理解更是偏离,因为我在文章中阐释得很清楚,差异化营销注重于微观层面,如产品卖点、核心定位以及营销渠道和传播媒介的差异点等,譬如百事的新一代攻击可口可乐的中老年经典,或者七喜的非可乐定位等等,这些都不是破局营销。
破局营销虽然也倡导差异化,但这个差异化不停留在某一产品之上,或者品牌的核心价值的差异化层面,而是通过寻找行业整体的弱点,推出能快速填补行业弱点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然后针对行业弱点以致命的一击,从而达到破局的目的。譬如,金威啤酒以不含甲醛酿造的绿色啤酒,来攻击整个行业运用甲醛酿造啤酒的不健康,从而获得高速扩张。
3、 破局营销也不等于事件营销
有读者读了我的破局营销文章后直接指出,我所谓的破局营销,其核心思想就是公关活动和纯粹的事件营销,我在这里需要阐明的是,破局营销,有时确实需要利用媒介的力量来引爆某个经过设计的事件,并达到一定的知名度提升,但并非每一个破局营销策划必然要采用公关活动或事件营销来达成,破局企业只要找到一个创新的突破点,推出全新的产品和不同于传统的叛逆性营销举动,就可以达到破局目的。譬如苹果电脑的操作系统与微软的视窗系统不融合,推出彩色PC外壳和宽幕显示器等另类做法,尤其是新一代音乐播放器IPOD的简易设计、高内存容量,更是将MP3音乐播放器产品叛逆到极致,从而打破一直有SONY垄断的音乐播放器市场。
所以说,我的破局营销,其实更大的意义在于着眼在一定的高度,甚至破局企业一定要具有战略眼光,肩负起行业的创新任务和推动健康发展的责任,从而获得行业的最高市场份额和行业利润。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提过,想要成为行业的黑马,你必须要有破坏整个行业格局的野心,同时必须具备开创新局面的建设性策略,而且这个破坏和建设,都能为最终顾客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利益,如果你的破局行为跟顾客没有任何关系,那就失去了破局的意义,同时也注定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
关于破局营销策划
广义的营销策划通常有两种常见的手段,一种是乘行业竞争水平低,在产品特性和功能上制造差异点,然后依靠大量的广告攻势迅速占领目标消费者的头脑,从而达成市场销量和品牌知名度的大幅提升,典型案例如统一润滑油;
另一种是在同样激烈的竞争中,后入者以概念创新而推出新品类产品,从而达成产品领域的蓝海市场,或者干脆在同样的竞争强度下,直接进入对手不注意的另类渠道而获取成功,如雅客V9的维生素糖果和进入药店渠道的可采等。
破局营销策划的主要焦点在于行业性,也就是说,我们不把具体的某一个企业当做竞争对手,而是站在行业的高度来设计本企业的破局之道,不局限于微观上的差异化和点对点的策略设计,而是以搅局者、破坏者、创新者、叛逆者的形象出现,以促使行业洗牌,改写游戏规则为核心,从而确定自己的新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