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有一种习惯性思维,就是如果我们与一个强壮的对手较量,在还没有决斗前,我们就已经怯场了,即便有勇敢者硬着头皮与之较量,也会避开对方的强势,攻其不备,以巧取胜,如霍元甲对战体格健壮的俄罗斯高手。个人对战如此也情有可原,毕竟人要保命。企业竞争看上去很象人与人的格斗,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弱势企业与强势品牌的竞争,不是因为强势占据了高端利润市场,弱势企业就只能“差异化”地局限于低端市场,实际上在强势品牌垄断的高端利润市场,同样存在着弱势企业成功的机会,关键看你有没有胆略,有,你就有机会获得胜利,没有,那么莽撞必然失败。而胆略,其实就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竞争的勇气,二是竞争的智慧……
过完年就忙开了,不停的出差,今天去广州拜访一家化妆品企业,在火车站买了一张《赢周刊》,第一版的标题赫然在目:“中国摩托车企业兵败越南”,仔细一看,却是中国的摩托车企业,学TCL和新希望,把产品卖到了越南,在入市之初,以低价偶尔赢得了点市场,但最近这几年,越南开始不喜欢中国的摩托车品牌,一是质量太差,二是越南喜欢日本的摩托车,几乎全部摩托车企业都面临着一个现实:退出越南市场。
中国的化妆品市场,不也是跟摩托车企业面临的同一个状况吗?现实是,行业高端产品都是进口品牌,国产的品牌都是低端,并且只能以廉价取胜。表面上看,好象我们只能这样一种选择,我们只能“差异化”,别人做高端,赚取高额利润,我们只能做低价,勉强维持生计。可惜,你把价格放低了,人家还不买你的帐,人家越南人就是不买你的摩托车,因为廉价的代名词也就是质差。连越南这么一个小国,也对中国产品的质量不信任,这难道是我们的无奈之举吗?
一个人坐在动荡的火车上,联想颇多——
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出比哈雷、本田更高档的摩托车呢?看看我们国内的摩托车市场,宗申、力凡、轻骑、幸福、春兰、大运……品牌繁多,广告满天飞,但有哪一个品牌将力量专注于产品技术和产品质量而进攻高端市场?我们的企业仅仅满足于眼前的销售(以低价、低利润换来的市场),营销的悖论是:你越专注于低端市场,你的产品质量的诚信度就越低,你翻身的机会就越渺茫。当初丰田在汽车领域,开始也是以低价切入美国市场,虽然取得了部分胜利,但很快就面临危机,丰田成了廉价汽车的代名词,如果不是丰田转而进攻高端汽车市场,推出与宝马、奔驰同等级别的独立品牌豪华车“凌志”来,恐怕今日的丰田公司,无法在美国立足。化一半的钱,却能买到与宝马、奔驰同样质量的豪华车,这是“凌志”在美国的广告,美国人当然也喜欢低价,但他们不要质差的低价。
去年有幸接触到广东中山一家摩托车企业,我在跟市场部经理沟通的时候,也提出过这个问题,对方也感受到,中国摩托车如果一味在低价上竞争,其生命之路必然会越走越窄,他说,他也认为必须从高端突围,树立中国顶级摩托车品牌,但是,老板们认为这条路必死无疑,因为我们没有技术,因为我们没有品牌,因为我们要求生存,因为对手太强,因为我们这样不行、那样不行……
联想到现在很多城市在禁摩,原因无非是两点,一是废气排放超标,二是犯罪分子用于抢劫犯罪,前一个问题是技术问题,应该不难解决,而且美国这么讲究环保的国家,摩托车依然可以畅通无阻,难道我们中国的城市,就因为摩托车而把空气的质量弄坏了而要禁止?难道禁止了摩托车,我们的城市空气就真的就好过美国了?
而第二个问题,就更令了奇怪了,你犯罪分子用刀杀人,那么你是否要禁止所有的刀具?我们能否这样想想:犯罪分子用摩托车犯罪的原因,是不是也跟我们产品的价格太低(太容易购买)、牌照管理的漏洞(太容易上照)以及治安管理太弱(太容易作案成功)造成的,我相信,国家政府部门肯定会对摩托车的使用做出更细的规定:把那些低劣的摩托车禁止生产和驾驶(或者只能销售到农村去),但可以销售和行驶豪华(可设置级别)摩托车。
所以,中国摩托车价格低质量差,不是别人认为的,而是自己的行为做出来的,不要怪别人贬低我们的产品,是我们自己不争气,做不好也不愿意做高质量的产品出来!
我们的化妆品行业,几乎也与摩托车行业一样,清一色跨国品牌占尽高端市场,尽管有本土品牌纷纷与之抢夺市场,但几乎90%以上的本土企业,仅仅是以注册一个洋品牌,进行挂羊头卖狗肉色的营销策略来与这些世界一流的化妆品品牌竞争,这样的企业,这样的行业现状,究竟还要维持多久?
不要以为中国的化妆品品牌,跨国品牌的实力太强了,消费者对它们的忠诚度太强了,所以我们就只能望洋兴叹,事实并非如此,丰田不是在汽车行业做到了吗?中国这么多化妆品企业,为什么没有人挺身出来做几个高端化妆品品牌出来?难道我们与对手竞争的结果,只能是未交手而先认输?
中国摩托车企业集体兵败越南给我的启示是,与强者竞争,你越怕他,他就越欺负你,越是忍气吞声认输,人家就越小看你,最后就会永远鄙视你!
该醒醒了——中国的企业家们,市场永远属于利润最丰厚的高端市场,不要坐视别人食肉而自己甘愿拣拾别人的残渣,与其坐待毙命,不如起而奋击。
产品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以自有技术战胜产品质量关,然后以差异化的强势营销策略,在高端市场与对手来一场真正的较量,最后倒下的未必是你,因为,中国有太多的消费者,他们是多么渴望在高端产品市场,有我们自己的品牌参与竞争,无论是摩托车还是化妆品,其实都蕴涵着太多太多的机会,只是我们的思维已经先入为主地被奴役了、僵化了。
但是,谁能回答我,中国的摩托车,为什么至今没有高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