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出生在上海,所以对城市的感觉往往喜欢以上海的印象来比对,98年我离开上海去深圳工作,虽然深圳的城市氛围不能与上海比,但这是个新兴的城市,一切还处于发展阶段,它的包容性和进步的快节奏,使我很快找到了比上海好的感觉。后来我经常出差,对长沙、南宁以及青岛、大连、威海等城市,发现这些城市都很繁荣美丽,市民的素质不断的提高,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广州的印象却非常的差,甚至对这个比深圳历史悠久的多的广州老城市,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失望,我觉得这是一个最缺乏素质和城市气质的农民城市,如果以它的经济地位论,充其量也只能算得上是一个农民爆发户!
99年我因为出差去了一趟广州,这是我第一次踏上广州的土地,而我对广州的最早认识,是从中学的历史和地理课本里开始的,大学时,偶尔读到了《花城》这个刊物,我知道它的编辑部就在广州,所谓爱屋及乌,便对州有了一些莫名的向往,后来又读了女作家黄爱东西写的关于广州的一些印象和传闻,加上广州有太多的名胜古迹如黄埔军校、农民运动讲习所以及黄花岗烈士陵园等,所以广州一直在我的心里有着独特的位置。
但是这一次我对广州的印象并不太好,第一个感觉是这个城市的立交桥出奇的矮和陈旧,在天河广州大道立交车上,竟然还设有红绿灯,使得即便有了立交桥,桥上桥下依然有车和人在排队等待绿灯;其次,广州到处都是乱闯红灯的现象,甚至有很多行人为了过马路而攀爬中间隔离墙,看了令人捏一把汗;还有,随便打开报纸,赫然在目的就是耸人听闻的摩托车抢劫犯罪。当然这些,我开始还以为是广州这个城市的特色,所以除了叹息遗憾之外也没多加在意。真正引起我关注,并难以解释的是直今仍在广州天河大杀风景地存在的三大丑陋城市景观。
第一个是体育西路的丑陋工程
那一次朋友带我去天河城,那时的天河城周围的很多建筑尚在建设中,天河城一直是灰尘满面,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我们想去体育西路边的一家餐厅吃饭,我由于一脚踩空,身体失衡使得另一只脚一下踩在一个大水塘里,崭新的皮鞋和裤脚,全部沾上了肮脏的泥浆,我等时问朋友,这条路为什么这么脏,而且还用铁皮封着,他回答我说是建造地铁。
这是广州给我的第一次印象,应该说令人非常失望。
时隔四年后,我又去了一趟广州,又到天河城看了看,发现四年过去了,天河城依然灰尘满面,而边上的体育西路,依然到处是泥浆,整条道路依然封闭着不通车。
我又问朋友,地铁通了吗?他说早通了,那么为什么体育西路还不开放?他说,可能又在弄其它工程吧?我满腹狐疑。
2005年3月,我因为业务关系,在广州天河租了写字楼,开始经营一个营销策划公司,一切办妥以后,我又专门去看了天河城,发现从第一次到广州距离现在已经是六年过去了,但天河城周围的面貌却没有一丝的改变,体育西路依然是尘土飞扬和封路的铁皮霸占着。
2007年3月,我再次从深圳到广州天河,又去看了看体育西路,发现这个地方竟然还是一副老面孔,我不解的是,广州市政府的官员们是怎么看这个工程的(鬼知道这个工程要为什么经历八年这么久,可能还要再延续下去),而广大的广州市民难道也从不在意这样一个丑陋的不知所终的工程,依然这么存在下去?而天河城,据说是广州天河区的标志性商业建筑,城市白领们休闲购物的天堂。
第二个是中山大道天河路到体育东路段的临时建筑
熟悉广州天河的人都知道,这一段几乎每天都会发生长时间的交通堵塞的要害部分,我每次经过这里,总是在想为什么单单这里会造成堵车?仔细一看,原来这么一条原本宽广笔直的大马路,竟然在中间凸出来一个临时建筑,至少占据了两条车道以上的面积,好象是什么工程指挥部,使得道路在这里S形地转了个弯,车道也由5车道变窄道2车道塞车就是由于这个玩意造成的。而根据我的印象,这个临时建筑这么霸占在中山大道上也已经有六年之久了,居然也没有人来管一管。
第三个是科韵路立交桥
好象是2004年开始,为了贯通展览中心珠江大桥,科韵路进行大修,随新建了科韵路中山大道立交。2005年到广州以后,我在车陂租了一套房,所以,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这个立交桥,有一次因为在立交桥上塞车实在厉害,我就干脆下车步行了,下了车,我突然想仔细看看这个花了这么多钱,耗了这么多工时修建的立交桥,为什么还会发生塞车现象?不看还好,一看我却气不打一处来。
这个所谓的十字路口立交桥,为了人车分流,专门设计了人行地道,除了直通会展中心地下车道外,科韵路两边也都有机动车道,可供车辆转弯和掉头,照理,这样的设计并不复杂,但遗憾的是,我发现这个立交桥的人行地道的设计绝对的不合理,首先,中山大道一侧的行人,如果想到另一侧去,必须先要穿过科韵路车道,如遇红灯自然要等候,过了车道,才可以从设在桥堍的地道口进入地道,然后在另一侧的地道口出来,如果行人要到中山大道上去,那么他还的在地道口出来以后,再穿过一个有红绿灯的车道,天啊,这是什么设计呀?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愚蠢的设计,难怪我发现很多行人根本不走地道,而是直接攀爬中间隔离,越到马路对面,虽然危险,但简单轻松的多了。
由广州评为文明城市想到的
还有黄埔大道上的地道,因为黑暗而没有人敢走,所以,整个黄埔大道,行人攀爬中间隔离直接过马路的行人比比皆是。
另一件事是有人提议广州要并掉佛山,以便与上海和北京接近,成为大都市。
广州这么一个全国最典型的脏乱差城市,竟然会被评为文明城市?这么一个城市基本规划都搞不好的城市,竟然想盲目扩张,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简直令人笑掉大牙!
很多内地朋友一提到广州,就会想到广州火车站的混乱和广州抢劫横行的恐怖,我在全国招聘网站上发布招聘启示,很多求职的人才就因为我的公司在广州而不愿意来,尤其是深圳的人才,更是对广州,避之惟恐不及。2006年年底,由于客户对广州这个城市的印象不好,我自己也对广州非常失望,所以干脆把公司迁移到深圳的江苏大厦,但在广州工作和生活的两年中,所看到和想到的问题,时时蕴扰着我,使我不吐不快。
广州的《赢周刊》专门搞了一个揭露“丑陋广州”的几大罪状,那个网页显然提出的问题更专业更针对性(http://biz.163.com/special/00021TFF/city.html
我想,一个什么浩大的工程需要把一条繁荣的商业街关闭八年之久?一家什么样伟大的单位,可以不顾交通堵塞的危害而在一条交通要道上霸占六年以上?不符合人性的立交桥设计方案究竟是怎么出台的?那么多人在车流飞急的要道上冒死攀爬中间隔离,为什么竟然没有人管?难道我们的市政规划局和设计部门不值得深思吗?
我上述举的例子虽然是事实,想必管辖城市规划和交通的市长大人也肯定比我更了解这些情况,但我要问的问题是,你这个市长每天在干些什么?难道你走过这样的地方,心里不觉得压抑吗?这样丑陋的城市景观,你究竟要让它们展览到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