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尹喜论圣人3

(2018-12-07 08:29:30)
标签:

本心

道德经

佛学

灵性

文化

分类: 道德经

關尹子曰:聖人知我無我,故同之以仁;知事無我,故權之以義;知心無我,故戒之以禮;知識無我,故照之以智;知言無我,故守之以信。聖人之道,或以仁為仁,或以義為仁,或以禮以智以信為仁。仁義禮智信,各兼五者,聖人一之不膠,天下名之不得。《文始真经》

解悟:圣人了解自己,但待人接物时是无我的,以慈悲包容;圣人了解某个事情,不掺杂自己的好恶,只是客观地权衡大义;圣人了解别人的心思,不以自己的观念评判别人,止乎礼。仁义礼智信五德是五元的外显,礼对应的是元神。圣人了解知识,但是了解过了就忘了,圣人不用知识,用内心元神的觉照。圣人了解语言,但是不说什么,只是守信。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中就是道,信就是元气,道德能量。仁是元性,一点灵光之初心本性。圣人对待仁义礼智信都从本心本性的根本上看,虽然是五个东西,但在圣人那里就是一个东西,很难说叫什么。

五德、五元、五脏对应关系:元性(仁魂肝)、元情(义魄肺)、元神(礼神心)、元精(智精肾)、元气(信意脾)。圣人看问题从根本上看,从源头入手,修行也是从源头下手,明心见性了,源头清了,一切都会自然变化,丝毫用不着人为。元性这个源头,是生命的初始,初心。初心是无心,在天空飘着的一个小光点,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却是无知无识的。

遇到问题的时候,你着急没用,不冷静没用。你空净下来,混乱的磁场立刻恢复秩序,问题就开始好转了。一次因为光耗散的过分了,眼睛疼得没办法,我就躺下空净,很快疼痛的消失了,我把这叫本元自救。无心、无念、空净就是初心本性,依靠本性的智慧与无限的能量,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有任何一点不自在,不安详的时候,立刻提醒自己,回到本性的自在、安详里来,回到本性上来。安顿好了内心,外在的一切就都好了。看问题,一竿子插到底,不需要在细节上纠缠,根抓住了,问题才能解决。修行的验证多如牛毛,我只看心,后天意识退了,简单随顺了,利益众生的公德心出来了,没有这几个基本特征,小我之光与大道之光合不上,修出身外身也不能成为道器,不能长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尹喜论圣人2
后一篇:尹喜论圣人4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