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周易参同契》自叙启后章第三十六

(2016-12-31 08:20:25)
标签:

本心

道德经

灵性

文化

娱乐

分类: 道德经

会稽鄙夫,幽谷朽生,挟怀朴素,不乐权荣,栖迟僻陋,忽略利名,执守恬淡,希时安宁,晏然闲居,乃撰斯文。歌叙大易,三圣遗言,察其旨趣,一统共论。勿在顺理,宣耀精神。神化流通,四海和平。表以为历,万世可循。序以御政,行之不繁,引内养性,黄老自然,含德之厚,归根返元。

作者很谦虚地自我介绍,他自称是郐国的无用之人,隐居的鄙夫。好喜抱朴怀素,不喜欢权贵和做官,居住习惯选择偏僻简陋,对于名利更是无意去追求,保持着恬淡安宁的生活,对于时间的长短已不在心。平静安逸中写了这本《周易参同契》,大易经过了三位圣人,画卦系辞作翼,无非示人尽性致命之功,外参造化,内印身心。概括起来,不出坎离二用,其体为性命,其用则为精神,性命之理既顺,精神之用方全。神得了能量,身体受益,四海升平。

子南午北,互为纲纪;建纬卯酉,璇玑循环,即厯法之祖。君主无为,明堂布政,国无害道,即是治世之准则,也是炼丹的原则。实行起来并不繁琐,以外象言之,清凈无为之道本诸黄帝老子;以内象言之,人身九宫之中有丹扃黄庭,为中央黄老君之所治,老子中堂坐,心光的成长。内藏祖性,天真自然,所谓养性者,养此而已。祖性即上德,本来无失无得,不灭不增,学人若洞明此性,当下可以归根复命,返本还元。

近在我心,不离己身,抱一毋舍,可以长存。配以伏食,雄雌设陈。挺除武都,八石弃捐。审用成物,世俗所珍。

祖性本是一体,分为两用,便属身心二物,但心非后天意识,而是元神;身非四大之身,而是元精;此两者,人人具足,一切修证不离此。祖窍是真中,身心两家会归祖窍便是真一,人能守中抱一,一天24小时不停,那就是长生久视之道。以内象言之,本是真性真命,一阴一阳之大道;以外象配之,喻为真铅真汞,一雌一雄之两物;以魂魄相制叫降龙伏虎,相吞而言则谓之食,是金液还丹作用,不是旁门所说的服食。世人闻说炉火,定猜作五金八石,闻说雌雄,定认作雌黄雄黄,不知此皆有形有质后天渣滓之物,这些物质造就不了无形的真人。祖师再三审度,知世俗所最珍重者,黄白之物,故借假说真,寓言金丹伏食之妙用。

罗列三条,枝茎相连。同出异名,皆由一门。非徒累句,谐偶斯文,殆有其真,砾硌可观。使予敷伪,却被赘愆。命参同契,微览其端,辞寡意大,后嗣宜尊。

大易性情隐藏坎离药物,黄老养性隐藏中黄炉鼎,炉火伏食隐藏煅炼火候,露其枝条,藏却根本,这个根本就是身心意之三家,也是元精元气元神。枝茎虽列三条,根本实为一致,三家相见,便结圣胎,三元合一,便归太极。只有三者相参,金丹之作用才完备。然三条之中,举一即三,会三即一,处处合同,确然一贯,即太上所说的同出异名的众妙之门。从三上说,好像复杂,在堆砌辞藻,其实,有至真之道隐于其中,外契造化,内契身心,天人性命之理无不相印,若合符节。如璞玉之藏石中,剖出即现。如果是敷衍荒谬之词,诳惑后学,岂不遭天谴?此书之成,取名参同契的原因,正以三家相参,同出一门,乃契无上至真之妙道。学者能探厥端绪,方知其辞虽寡,其道甚大,尽性至命之道尽出其中。

委时去害,依托丘山。循游寥廓,与鬼为邻。化形而仙,沦寂无声。百世而下,遨游人间。敷陈羽翮,东西南倾。汤遭厄际,水旱隔并。柯叶萎黄,失其华荣。吉人相乘负,安稳可长生。

根本的避免伤害,就是功成身退。元神是无形的,在无形中的十法界,和众生的灵体做邻居。光能化出人的身体的样子,大道玄师的模样,叫化形而仙,这种演化都是悄然无声的。等到死了肉身不在了,光态生命体金丹可以遨游人间,广施功德。来去自由,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看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地形即“天不足东南”的地貌。还可以追溯到成汤时代旱灾和水灾的历史状况。世上的繁荣和茂盛都受到新陈代谢规律的左右,而德行深厚的得金丹者,可以永远跳出这个规律的约束,因为他们是吉人天相,已经将自身存在还原到了天地存在的原来形式中,“外其身则身存”。以上词句藏字“魏伯阳告”“委”“鬼”是魏,“百”与“人”为伯,“陈”与“阳”和为阳,“吉”与“人”合成“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