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2——给未得先天炁者说
(2016-05-26 10:15:02)
标签:
本心道德经灵性文化娱乐 |
分类: 道德经 |
1、
至清至静叫先天,变而为后天有形之呼吸者,此先天也。动而为先天无形之精者,亦此先天也。化而为后天有形之精者,亦此先天也。元炁为生身之本,凡一身之所有者,皆由元炁所生化。
2、
先天,是元神、元精,是有变化、有神通之物也。后天者,思虑之神、交感之精,无神通变化之物也。所以要逆修,不使化而为后天有形之精者,固此先天也。不使动为先天无形之精者,定此先天也。不使判为后天有形之呼吸者,伏此先天也。
3、如何得元炁
首先要来到先天境界:当静虚至极时,无一毫念虑。亦未涉一念觉知,此正真先天之真境界也。即有真性始觉,真炁始呈,是谓真先天之炁也。真性既是元神,静到恍惚杳冥时,突然静极生动,动静之间的瞬间是元神的觉,有感觉是元炁产了,觉和产是同时的,叫真性始觉。
4、先天炁清,后天气浊
不知先后清浊之辨,不可以采取真炁。真炁者,即先天元精,清者也。后天交感之精,浊者也,则不真。无一丝念头静极所产为清,有杂念人为造作,捉昔肌等是浊,不堪入药,无念元神是光,有念是黑烟,神光有污浊,不能变化飞腾,72变。
5、动静真机
不知真动、真静之机,亦不可以得真炁。虚之极、静之笃,则曰真静。未到极笃、无知觉时,不为真静,从无知觉时而恍惚有妙觉,是为真静。未到无知觉时,而于妄想中强生妄觉,则非真动,动即不真,则无真炁者。
6、胎息化元炁
超劫之本乃元炁,不自能超,必用呼吸以成其道能。故曰:有元炁,不得呼吸,无以采取、烹炼而为本。有呼吸,不得元炁,无以成实地长生转神入定之功。必兼二炁,方是生长超劫运之本也。
7、得元炁的验证
“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