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说养心之要

标签:
道德经本心 |
分类: 智慧 |
此刻耳边回响的是电视剧《渴望》的插曲“亦真亦幻难取舍”。在我们纷繁的念头中,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哪个是即将发生的事情的先兆,哪个对现实来说是无意义的妄想。而在更深一层的存在空间,站在那里看眼前经历的现实又是幻像。
上篇吕祖解老子说真善美,不知静就不知美。在一次入静时,看到母亲和我都像个小女孩儿的样子,在天界的某个干净的街道跳编花篮舞,原来这一世的母亲,历史上曾经是姐妹,难怪我们俩的心非常相像。再看眼前的孩子、丈夫,竟然都是一个样的心,善良仁厚好脾气。你的心就是你的实相,你的一切都是心招徕的。用物理的概念就是能量与波段,什么样的能量就招什么样的人和事到你的身边。
原来一切都存在着,你完全用不着焦虑,好好地学习了解自己的心,擦亮觉知的镜子,你就通了,就都看到了。吕祖说能达道者方能知善,入于无就是达道者,入静就是入无。今天早晨入静,看到一盆开疯了的水仙花和我说,你怎么把我忘了。忽然记起,唯独今年过春节为了赶制新年的礼物(改画)没顾上买水仙。虽然我的家里今年缺一盆水仙,但她在我的心上以无的方式存在着。原来,一切都存在,一切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每年都买水仙,冥冥中也许就是哪位历史上的亲人来和你相会。因此,你要做的就是为善,严格管好自己。10多年前在长沙出差,湖南省店的经理请客,非逼着我吃龟汤,实在被逼不过,刚一咬门牙里面就掉了一块牙,立刻遭报应。现在会入静内观,一闭眼,左眼上有个太阳,吕祖的师傅钟离权说,日月在人身,即是左目、右目。静中我是个高个青年,被我咬的小乌龟是个4、5岁的小男孩,他追着我要带他玩儿去,边跑边说,你干嘛咬我呀,我是你弟弟呀。
这是熊春锦老师刚传来的新书稿《生命真相》的封面插图,借来一用。
你可知道佛菩萨让我们善护念的重要性了吧,一个心念没看住,就造了恶业。在你的先天的眼睛天目没开的时候,你不知道吃东西时,一张嘴把你的兄弟咬了。众生平等不是一句清高的口号,是真实的存在,修诚恳心,善待一切,尊重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是最低的要求。为善,因为善才是家。一个女人不善,基本上就没有家,男人、孩子都不来你这里靠岸,不用找人算卦,看你何时能有爱情、婚姻,先把自私不善改好了,家才会有,吕祖说善是万福之源。想要幸福的人们就去为善吧,想守住幸福的人们就去为善吧,善的凝聚力、亲和力可以帮你保住你爱的人不离开你,善让你魅力永恒。
吕祖在“不尚贤章第三”中讲的是怎样管好我们这个心。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如何让心静呢?对外来说没有贤与不贤,股票赚钱了好,人家赚了我也要赚,不尚贤就可以避免攀比,对内来说就是没有分别心,人我之念。吕祖解释“内外不尚贤,民争就息;我若不生者,争心无法可法。”没有争的心,自然没有争的行动。“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难得之货,是稀奇之物,人见即生贪心,岂不怀盗心?此外讲也。内讲是目内观,无著于物,我之贪心从何染物?故不为外欲盗,念就无物而生世之财物,人人爱的,一见即欲,不见不欲,人之心就不乱了。我无见,我就无欲,使我内观之心无驰于外,守惟精惟一,只知有道,而不知有欲。”
“苟能不争、不为盗,方能降伏其心,使猿马不外驰,不生欲。若是,才得虚其心;能虚心,只知饱食暖衣,除此之外,不生一点杂念,实我之腹,弱我争盗之志,强我体而守我鼎(丹田),养后天之药(精气),以补我先天之灵(元神),常常使我无知无欲,存一念于静中,故不敢为争为盗,以乱我之心,以作无为之道。”
“惟为无为,不但争盗乱之心不起,而且不萌。若如是,不但民可治,而大道亦可以成矣。惟无为则无不治。痛也夫,养心之要,煌煌于章句之中,胡不勉勉而参求,外治民而内立鼎,以生坚固之心,遇火不避,遇水不回,立焚立溺,就死而不生退心。如此,方能造道,不辜负吾辈,讲五千言之秘要。”
学法容易治心难,性命双修,修性就是修心。假如修命需要一年,必须有20年修性修心的功夫垫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