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金英和她的《生命禅》、意象画

标签:
灵性艺术 |
分类: 艺术 |
韩金英老师是有灵性的才女,当代女作家的作品我也读过一些,但关怀人的灵性、关怀传统文化或文化传统的力作太少。我经常向朋友们推荐韩老师的心灵自传《生命禅》,
文笔优美,思想深刻,富有诗意,蕴含哲理,通过自传,探讨了家庭、婚姻、爱情、性爱、宗教、教育、修炼、生死、亲情等生命中的重大课题。也许你不同意她的观点,但不能不佩服她的真诚。她的思考来自人生体验,哪怕是非常痛苦的,或是在别人看来是难以启齿的人生体验,比如,性爱与灵性的深层关系,就来自生命体验。我感叹于她在系列的修炼意象画中所表达的对“阴阳丹法”的理解、认识,比我认识的任何一位著名的丹道家或道学家还深刻,还精炼,还准确,还明了。这种认识来自她内在的生命体验,而她的画的神奇意象,来自内在的灵性感悟或顿悟,是无意识真道真情的自然流露,老子说“神得一以灵”,这个“神”就是你生命内在的主人、真我,“灵”就是道性在生命的体现,她的画,来自“神”,也来自“灵”,来自“一”,也来自“道”。老子说:“道生一”,“一”是道,是神,是灵,也是她的画中充满的元气。东方佛道文化的核心是“生命体验”,没有体验,谈佛论道,往往是空谈,是口头禅。
韩老师今年48岁,本命年。
但她活得自在、真率,心态像个小姑娘。她没有心机,或者说没有机心。一个女人在少女时代能保持单纯与率真,比较容易,但人到中年,依然保持本色,就非常非常难得。有的女人喜欢装嫩,但韩老师的率真来自生命的本真,自然流露,毫不做作,这是她保持年轻的内在秘诀,也是她的画面散发出一种纯真意境的内在因素,比如,她画的“轻灵”系列,可爱的小女孩,就是她心灵的写照,老子在讲修道的方法时说“能如婴儿乎”,要人返璞归真。中国古代画家把给别人画像叫“写照”,就像徐悲鸿给泰戈尔画像,吴作人给齐白石画像。韩老师的画,是给自己的灵魂写照。
有许多人画的国画、油画,不论是人物画,静物画,或是让人难以理解的抽象画,或者,有些玄学意义的灵异画,有不少作品让人一看充满诡异之气,或者,充满鬼气、阴气。但韩老师的画不是这样的,充满着阳性的能量,充满着大道之气,画得大气。
我经常去中国美术馆看画,逢名家画展,只要有时间,逢展必看。2008年年底,我在国家美术馆观看了北京美术界的油画展,好像是北京市油画协会办的,数十幅作品,只有一幅作品打动了我,画的是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孩,那种美,在于单纯、清亮,是少女特有的美。几乎所有的作品,不是画人物,就是画风景,或表现某一社会题材,没有一幅像韩老师的画是探讨人的内在灵性的,是寻找自我的真正主人的,是表达对人的终极关怀的。表象的美与丑,是我们生活的状态,但我们的艺术,不能只满足于表现表象,而要“发掘灵性,关注真我,揭示永恒”。韩金英的画正是这样的,所以,我非常看重她的画。我曾想过,有时间,我就她的表现东方修道文化内涵的画写一本书,每一幅画都写明其中蕴含的“修炼的意义”和“经典的意义”,也就是画中所包含的经典如《道德经》中的道理、方法。这本书就叫《发现韩金英》。胡适早年说过:发现一个古字的原意,就像科学上发现了一个原理一样重要(大意)。我想,发现一个有才华的人,并积极地推荐其作品,让世人认识,同样和重大的科学发现一样重要。这本书,也可以叫《来自灵性的启示——韩金英身、心、灵意象画的奥秘》。
我从小学非常喜爱美术,多年来收藏各种印刷的油画画册,阅读许多世界一流的油画大师的传记,而我更喜欢国画,关注笔墨意趣。我发现,国画里有阴阳之道,中国画里的老庄哲学、禅道气息最浓,特别是水墨画,真有老子“知其黑,守其白”的道韵在里面。但,用国画表现修炼意象,比如人体之美、灵性之光、灵珠之像、玄秘之景,用国画表现,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些画在传统题材中相对少一点,表现的手法和意境,由于古人和今人的思维习惯不同,在古人是顺理成章的事,在今人也许就觉得不可思议。古人表现内在的灵质的变化,在修炼者的左边画青龙,右边画白虎,再画上灵龟、祥凤,就是“和合四象”,如果用油画表现,可能不再用古人早已习惯的“四象”意象,直接就画出人体的辉光、灵体的孕育。古人画“天人合一”,往往画一个灵体从头顶飞出来,出神,神进入天地之间了。如果用油画表现,直接把混沌的宇宙景象表现在画面中,星云的意象,人就在宇宙之中,遥远得银河,就在眼前。天人合一的确是修炼的境界,与出神有关,《庄子》所谓“精神与天地相往来”。成语“出神入化”之“化”,又叫“大化”,就是宇宙,就是天,就是星云世界,就是大自然。韩金英最近的画中,经常把修炼者的背景画成“天地玄黄,宇宙混荒”的样子,里面自然包含着“天人合一”的境界。什么是天人合一?无法想象的意境,她用画来表现给你看。国学大师钱穆临去世前说中国文化的核心,一是天人合一之学,一是天命之学。可谓透彻之论。天人合一之学与天命之学都与修炼有关,都是对人的终极的思考与关怀。韩金英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国学的大道,国学的意境,这就是她的“天命”。就像台湾的蔡志忠曾经用漫画的形式解读了儒释道的许多经典一样,风靡天下。我相信,总有一天,这个世界会睁大眼睛看韩老师的画。如果用油画来表现国学大道、玄学意境,画面会更美,表现力会更强,范围会更广,表现天人合一的境界,油画从色彩、意境、表现力方面更丰富、更有力。
阅读了《生命禅》,你就会理解韩老师为什么能画出这样美的画,表达这样深刻的主题。因为,很早,她就关注内在的自我,内在的真灵,关注中华文化,有为圣贤续绝学、继道脉的理想。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佛云:因果不空。有如是因,必有如是果。
我和妻子经常想:什么时候,离开北京,找一个清静的地方,最好是江南的乡村,过平淡的日子,读书,修道。我们对北京的感情,大半来自对友情的留恋。比如,对韩老师和其他好朋友的留恋。
今天推荐《生命禅》和她的意象画,希望好书共享,好画同赏。古人所谓:“疑义共析,奇文共赏”。这才是朋友之道。记得小时候,我和一位同学非常喜欢看画,农村几乎家家户户有古画。我经常走家串户看画。看完了,会带着那位同学再去看。有好的画谱,或者感人的画家的传记,自己看完了马上给爱画的朋友看。多年来,给不少画界的朋友赠送过中外画家的传记,有一年,我购了一套明清画家如石涛、虚谷的传记,一位画国画的朋友来访,爱不释手,我当即送给了他。有时,赶上某大师的画展开展,我会打电话给他,约好一起去看画。在北京看完名家的画展,有时我会打电话告诉远方的朋友,我今天看了谁的画展,感受如何。艺术真有很强大的感染力,有时,会让人感到很兴奋,那种领会艺术妙境的乐趣,就是一种幸福。有好书,有美文,有大型画展,我也经常给韩老师推荐。比如沈问华博士的《内丹生命哲学》、《大师在喜玛拉雅》,还有当代丹道家熊春锦、熊厚音、青碧元君的著作;推荐她去看吴作人、吴冠中的油画展。我对她说:“看别人的画,也能发现自己。”我看了许多中国画家的油画,也看了国家美术馆展出的世界一流的大师们的油画,发现没有人用画表现过内在的灵性,人们表现的,大多是人的表象和情绪,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失落、愤怒、同情、渴望、冲动、感恩、平静等等,这是情绪,不是真我的面目。韩金英的画的最大特点,是用大量的画在探索、表现内在的真我,寻找人人皆有的真灵,具有宗教精神,但不是宗教画;具有哲学意境,但不是宣传画。如果你像我一样二十年如一日地研究传统文化,热爱艺术,你一定能看懂她的画,并为之惊叹。如果,你对国学有了兴趣,韩老师的画,有助于你更深入地、直观地理解国学内在的意蕴。有位朋友想请我讲授《道德经》,如果让听众面对这韩金英的一幅幅表现丹道内景的画来听讲,他们领悟《道德经》的真义会更容易些,我讲课也会更省事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