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疗法》学习笔记——第一次会谈(2)
(2009-06-08 15:06:33)
标签:
来访者家庭作业认知疗法贝克心理教育 |
分类: 读书笔记 |
日程设置
会谈从日程设置开始,也就是首先决定本次会谈内容,让来访者了解治疗过程,更清晰更快的进入认知治疗。
特点:快,并抓住重点,一般只需要2、3分钟会谈。
优点:使咨询师和来访者聚焦于重点问题,减少不必要的会谈。
难点:来访者的不投入。安排日程时东拉西扯,或者是对讨论日程问题悲观绝望。原因有2个:一是来访者对认知治疗结构还不熟悉;二是对治疗有消极的看法
T:“您想在日程中列入些什么呢?”
P:“没什么,真的。”
T:“在过去的一周都有哪些问题?或者,在这一周可能会有哪些问题?”
P:“不知道,我想都还行吧。”
T:“那么从治疗一开始所确立的目标角度出发列一个日程,看看您做得如何,好吗?”
P:“好。”
T:“如果好的话,我希望您能在这接下来的一周做些家庭作业,考虑一下下一周日程中准备列入些什么。”
对于第二种原因,咨询师可以激发患者对投入治疗产生的自动思维,也是一个契机让来访者进入认知治疗模式。(这种方法在以后治疗出现阻抗时会时常用到,咨询师要学会这种方法,对治疗的效果会有明显的帮助)
T:“您还记得要想一个日程主题吗?”
P:“记得,但我不知道谈什么主题。我什么事情也想不出来。”
T:“当您极力要想出一个主题时,您心里是怎么想的?”
P:“我不知道••••••您是医生,您应该比我更知道该谈些什么。”
T:“当我促使您去想一个主题时,你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呢?”
P:“挺好的。”
T:“可能还有点烦恼吧?”
P:“有一点。”
治疗师然后可以激发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并帮助她检验持这种期望的利与弊。
T:“很好,到现在为止,我们的日程上已经有了两个问题:疲惫不堪和理财纳税。还有别的什么吗?”
P:(叹气)“不••••••是的••••••我不知道••••••我已经不知所措了,我不觉得这会有什么帮助。”
T:“您不觉得我们在这儿就您的问题谈谈会有所帮助吗?”
P:“是的,有什么用呢?我是说,您不能改变这个事实,我欠了太多的钱,我累极了,早晨几乎连床都爬不起来。更不要说我现在功课落后,可能要不及格了。
T:“的确,我们不能使样样事情马上都得到改观。您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来解决。如果今天的时间只允许我们着手一件事,您觉得哪一件帮助更大一些?”
P:“我不知道••••••可能是疲惫不堪吧。如果我能起床的话,也许能做的事情会多一些。
在这个例子中,治疗师应给予患者这样一个信息,即她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同时这些问题也是可以逐个解决的,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她也不是孤立的。强行让她先一个问题是为了让她聚焦于所选的问题,以帮她走向问题的解决。如果患者拒绝作出选择,治疗师可以换个不同的方式。
T:“听起来您觉得非常绝望,我不敢保证我们共同协作会使事情有所转机,但我很愿意试一试。你是否愿意试试呢?我们能否就疲惫不堪这个问题谈个10或15分钟,看看会怎么样?”
点穿了患者的绝望并坦陈了治疗师不能保证一定会成功之后,患者可能会愿意花上数分钟试试能否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