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疗法》学习笔记——第一次会谈(1)

标签:
来访者认知疗法家庭作业教育心理治疗 |
分类: 读书笔记 |
第三章
认知治疗是的主要手段是使治疗师和来访者了解治疗过程,以便教会(咨询师扮演教育者的角色)来访者使用此治疗工具,以促进治疗目标的实现。所以认知治疗依附一个标准的格式。对于初学认知治疗的咨询师根据这个标准式的结构会谈进行会更有效(但对经验丰富的治疗师则更具灵活性)。
第一次会谈前的准备工作:
咨询师要复习摄取评估,明确诊断,依诊断采取不同的认知治疗标准。比如抑郁焦虑治疗的方法是不同的。
注意来访者目前的问题、现在的功能、症状和病史。会谈前初步拟定日程设置,以便跟来访者协商。
对于抑郁患者,会谈前要密切注意来访者是否有绝望和自杀倾向,如果存在,在首次会谈要发掘使患者绝望的原因、绝望的程度。如果存在自伤或伤害他人的危险,则相应的危机干预是必要的
第一次会谈的目标:
1、建立信任和情感协调(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2、使来访者社会化并进入认知治疗
3、教育来访者认识他的障碍、认知模式和治疗过程(咨询师扮演教育者的角色,这是认知疗法与其他疗法不同的地方。同时认知疗法进行中需要咨访双方在会谈中都准备纸笔随时记录也是其一大特点)
4、使患者的困难正常化并注意希望
5、诱发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必要时需要纠正。
(4、5点很重要,来访者只有看到治疗的希望,才能能动性的参与治疗,减少阻抗,并信任咨询师积极配合)
1、设置日程(决定当次会谈讨论什么,合理安排时间,抓住会谈重点)
2、进行心境检查,评估来访者情况
3、依据评估结果,简单复习目前问题,获得一个当前概要,并确定问题,设定咨询目标
4、教授来访者认知模式
5、诱发来访者对治疗的期望。
6、使来访者了解他的障碍
7、安排家庭作业
8、对本次会谈提供概括,并引出反馈
下面针对上面的会谈结构展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