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森田疗法与神经质症

(2008-06-04 15:17:27)
标签:

健康

疑病

神经症

森田疗法

顺其自然

分类: 读书笔记


    神经质症患者要摆脱疾病的痛苦,必须顺其自然,这是森田心理疗法的真谛

 

森田疗法为日本森 田正马先生( 18741938)创始的治疗神经衰弱和强迫观念的精神疗法。森田先生将神经衰弱和强迫观念这两种疾患称为神经质。其类型包括普通神经质(所谓神经衰弱)、强迫观念(恐怖症)以及发作性神经症(焦虑神经症)三种形式。

 森田学说和森田疗法与精神分析和行为疗法相比有几个不同的特点

一是简明易懂。在治疗上对出现症状以前的、过去的情况采取不问态度,对现在的症状也不必详细诉说,即所谓不问”疗法

二是在治疗的实施中,除了绝对卧床期外也别无特殊的形式,只是要求患者做日常生活的实践。

三是森田学说与禅的关系密切,在道理上需要得到彻悟,从而使表面上似乎简单,而内奥却极深的人生观得到正确地树立。这个特点是精神分析和行为疗法所没有的。


    神经质症
    属于气质和性格的表现称为神经质,而将发展成为神经症后的状态称为神经质症

神经质症的发生是由于对自己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人际关系或自己的行为过分地注意并以其偶然的变化为契机性体验而逐渐发病的。这种契机性体验,有的是人们通常即有的、有的是病态性症状。但其多数还是日常生活中无论谁都曾遇到过的体验。比如在众人面前讲话时感到紧张啦等。这种契机性体验被称做疑病性素质。一般说来,正常人对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体验是留不下痕迹的。为什么这样的体验在某些人却会引起神经质症呢?是因为这些人对体验的接受方法、认识、解释和判断上与众入完全不同之故。而带来这种不同的正是这些人所具有的特定的气质和性格,这就是将其称为神经质的缘由。

神经质的精神性基调(疑病性素质)也称疑病性倾向,是神经质症发病的素质、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神经质的人性格内向、内省力强、对自己身体的、精神的、人际关系或行为方面的不快、异常和变化过细地注意、在意、拘泥和执拗。

神经质者对某种偶然发生的现象过分注意并固定于此,使自己的精神感觉更加鲜明化,这就是森田所说的精神交互作用。换言之,所谓精神交互作用就是当人什对某种感觉加以注意的话,这种感觉就会变的敏感化,而敏感化了的感觉又进一步使注意力固着于此这样,感觉和注意双方交互作用,结果使这种感觉的敏锐成度日益增强。神经质者的意识中,这种精神过程占居了大部分,因而容易将某种感觉对象判断为病态症状或疾病。这就是疑病性判断,因而便产生焦虑、惴测和担忧。为此,将这些统称为焦虑状。基于神经质症者焦虑表现程度的不同,将神经质分为三种类型:


    1)普通神经质
    这是发生机理比较单纯的一种类型。是由于执着性的疑病所产生的。头重头痛、朦胧感、目眩、耳鸣、恶心、暖气、疲劳等,经常觉察到这些症状并对此过分注意。因此,出现持续性的焦虑。


    2)发作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
    上述普通神经质,只是单纯焦虑状态的持续。而焦虑性神经症却是对焦虑不安这种状态的焦虑。因此,焦虑更加重,并由此而产生心悸、头晕目眩、呼吸困难、胸部压迫感、手足发冷、震颤、焦虑不安。这些症状发作性的出现,而且患者对这些症状产生预期性焦虑。其结果是,神经质症者恐惧焦虑,也叫做焦虑者喊焦虑这种类型。


    3)强迫观念
    强迫观念是对焦虑状态精神性的加工,所以比焦虑更加复杂。高良认为,强边观念的产生是对某种情况下普通人都会发生的心理或生理性的现象,疑病性地认为是某种病态症状,认为对自己的生命极为不利,因而焦虑不安,其发生机理与上述普通神经质和焦虑性神经症相同。并且思考试图坚决摆脱掉这种状态。其中,有的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不相信而出现强迫性确化;有的对自己行为的本身不相信而出现强迫性洗手、上锁、入浴等等;有的是在观念中对行为的检查确认。不论哪种类型,都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着严重的影响。
    恐怖症的发病,在森田学说看来是与强迫观念一致的。恐怖的类型中以对人恐怖为多.这是由于相信别人而贬视自己所引起的,并因此而苦恼,极力避开与别人接触。这种现象的背景是神经质者的人际关系紧张并且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过分的检点。其结果是脸红、表情强直、声音或身体震颤等等。也有的害怕别人的视线,害怕自己体臭。此外还有害怕尖锐物品的尖锐恐怖、害怕患了某种不治之症的疾病恐怖等等。


   

 

                        —————————————整理于  中尾弘之著森田疗法和顺其自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