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邶风》“日居月诸”助词为何不同声母

(2016-03-18 15:16:01)
标签:

杂谈

诗经

助词

上古音

连读


《诗·邶风》的《柏舟》《日月》二诗里,5次出现“日居月诸”,把毛传所解相当“日乎月乎”的助词‘乎’说成不同声母的‘居’和‘诸’。

 

《广韵》“日”列質韵,“月”列月韵,都收-t尾,上古分读日为质部、月为月部也都收-t,高本汉、王力、李方桂、斯塔罗斯金、白一平的上古拟音系统都这样。既然两字韵尾自古一样,就没有什么条件影响后面的助词语音变化,这就不能解释为何《诗·邶风》要把“日乎月乎”说成不同声母。

 

黄典诚先生为了解释这一问题,在《集韵》职韵找到据李舟《说文》记录的“日”字又读“而力切”,说“日”依此读收-g尾与助词乎a结合正为‘居’,相对“月”收- d尾与a 结合正为‘诸’(《诗经通译新诠》,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1996)。

 

先生的解释是恰好、合适的。

 

可是‘日’若《诗经》真读“而力切”,那就是职部字。则又与其他各诗如《定之方中、伯兮、大车、扬之水、枤杜》等诗里‘日’字都与质部字押韵不合了,这又是一个矛盾。

 

惟郑张上古拟音系统,质部是分idig两类的。依据谐声上質部的質韵屑韵字有一部分可与职韵锡韵同声符,如節从即声、血与洫谐,乙与肊谐,必从弋声、暱从匿声、骘从陟声,实通寔,日异读而力切,溢为益转注字等现象,把这类字从質部分立为質2(节部)ig。此类字至上古后期,锐元音i影响韵尾从gd,才混入-d 尾。这样,就能从系统上正常解释以上问题:日的-g 尾连a 近似‘居’ka,月的-d 尾连 a 近似‘诸’ tja,并且由《诗经》此例也正可证明我们的设想是正确的。 

 

1981《汉语上古音系表解》至2003《上古音系》,郑张系统都是把“脂質真”分为收舌收喉两类的。这不但有谐声的需要,在汉藏比较上也有需要,比如‘铁’繁体是‘鐵’,从呈声收-ng,藏文ltjags,错那门巴lek,泰文hlek、龙州壮语lik,都收g/k尾。铁自然从汉语输出(殷代已出土镶鉄刃兵器),这些语例说明输出时必是g尾。‘田’勉瑶liing,藏文zjing、田猎lings;薪,藏文对木sing,臣,藏文对仆ging,年,错那对ning,也都是收-ng不收n的,说明它们收 n 是后期后起的。浪速语常在其他汉藏语单元音字后多加-k尾,‘妣phjik、屎khjik、死sxik(x标示读舌叶)’等对脂部分类也有参考意义。

 

王力、董同龢先生主张脂微分部自然是对的,不过如果单慿押韵,脂微合韵相当多,合部也是可以的。但是脂部既包含了收喉0、收舌-l(后期-j)两类收尾,那与微部(只收-l>j)当然不能合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