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词汇的古今替换   

(2013-10-12 08:47:58)
标签:

文化

词汇

递变

词义

借词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差别巨大,许多基本语词不但语音变了,有的是整个换了词。就拿汉语核心词中的身体词来说,古汉语的五官“面、目、鼻、口、耳”、躯体“首、颈/()、膺、乳、腹”、四肢“臂、手、股、胫、足/止疋”现代都换说成“脸、眼、耳、鼻、嘴 | 头、颈/脖、胸、奶、肚 | 胳膊、手、大腿、小腿、脚”了,15个词里两千多年不变的只留下“耳鼻颈手”(“颈”还说亢,只能算半个),大概才占百分之二十几。语词递变如此厉害,不同兄弟语言分家发展后,能保留共同成分的机会自然更少,所以一旦看到藏文还在用着“目mig、口kha、耳rna、颈skegre、膺brang、乳nu、腹pho、臂phjag、疋njwa”相似音之词,自然会产生汉藏必有亲缘之感。

 

汉语这些词里有的古今语音大变,“耳、手”古为鼻音声基,今读却没了鼻音踪迹(“手丑”同字分化,与丑同根的‘杻扭狃’读 niu’,同于泰文niw’、缅文hnjouh手指,战国秦汉以下因 冠后 hnj-的鼻音消失,所留hj-与‘首’hlj-来的 hj-混为同音了,所以逼得人们把“首”改说为“头”)。人颈为“亢”本见母,此词遗留到今体“引吭高歌”的“吭”则读匣母字。“嘴”本从开口“此”得声,今读合口。这和“尿”别读sui一样,本来于动词小便的“私”si,为分化读了合口。

 

递变替换词有的是老词,可是出现了词义变易。如“嘴”词义本指鸟喙而今扩大指人兽之口。甲骨文的“止”是表脚的,现代的“趾”却表脚趾,词义缩小了。“胳”本指腋下,“膊(髆)”本指肩甲,现在却指手臂,部位下移。所以藏文手说lag,与汉语古音“腋亦laag、胳klaag”同源,是同样的词义变化,实在不稀奇。

 

有的常用词被替换,用的新词不一定来自本语旧词,或用了方言甚至外来词。比如吃饭用“箸”为国人特色,今却多数地方改说成“筷”,这实际是个近代才在江南局部流行起来的方言禁忌词。明陆容《菽园杂记》一“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后来全国流行开了,才给安了竹字头。现代多数地方把兄长改称“哥”了,这是个中古的阿尔泰语借词,唐代皇室多与突厥结姻,母氏的叫法易在宫廷流行,所以把阿尔泰称父兄的qa借进了。


词汇递变替换是很快的,现在网络又助长加快了新词的普及,但有些古词新用却不一定能使古音复活,比如现在“囧”字又流行了,但很少人知道这个字的古音特囧,上古要读 kmrang'(因为它是“明”字古体的左旁声符,词根应是 mrang,说文“盟”正体也从囧从血不加月),秦汉才变kwrang',直到今天的jio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