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联谊报:人命关天的合格率

(2024-02-20 12:38:38)
分类: 世相漫话
王兆贵

  那天,我带朋友到就近的一家餐厅吃饭。朋友说,看起来你对这里很熟,常来吗?我说,是的。因为有一次快打烊时,我见这家餐厅的员工围成两桌,吃本店尚未售罄的饭菜。联想到有家餐厅的老板娘,不让放学回来的孩子吃自家做的面点,更觉得这家餐厅让人放心,尽管他们的菜肴不见得多么可口。
  农副产品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百姓倍加关注的重点话题。且不说前些年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事件,就拿前一时期大学食堂爆出的鸭脖鼠头事件来说,的确值得令人担忧。来自某地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的消息说,本地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的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抽检前告知商家,合格率能不高吗?即便数据统计方法科学,这样的合格率也难让人放心。不要说10%,就是1%的不合格率,摊到具体人身上也是100%的灾难!
  二战期间,某军工厂制造的降落伞合格率为99.9%。按理说,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但军方并不满意,因为这意味着每一千个伞兵中,可能会有一个因降落伞不合格而致命。军方要求厂家,降落伞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厂方解释说,他们已竭尽全力,99.9%是极限。军方不再争辩,而是改变抽检方式:每次交货前,从降落伞中随机挑几个,让厂家负责人亲自跳伞检测。从此,奇迹出现了,降落伞的合格率达到了100%。
  用数据说话,当然要比协议书中那些泛泛的承诺可靠多了。可是,作为检测指标,比值不过是一种量化的概率,科学固然科学,但缺乏人性参与的数据是冰冷的。军方的做法之所以奏效,就是利用人性中的自我保护本能,让冷冰冰的数据说人话,倒逼厂方把降落伞的合格率提升到满格——否则,碰上了不合格的降落伞,丧命的首先是厂家负责人。数据诚可信,生命价更高。当合格率关系到自身安危时,厂商怎肯拿性命来做交易呢?
  有人说,这就是制度的力量。其实不然,说到底这是人性的力量——说得难听一点,这是对惜命怕死的人性本能的直接利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性的力量优于制度的力量。而所谓的人性化,其内核在于:凡属人命关天的事,先把自己押上去。有毒没毒你先喝,有害无害你先尝,有险无险你先履,不要拿数据来糊弄人,不要用概率粉饰太平。大数据覆盖不到的地方,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偕同商家一起亲测。要让百姓吃得放心、用的放心,除了强化监管力度外,还要加大惩罚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无良商家不法经营的成本,使之因得不偿失而胆寒怯步。也许,这是解决时下诸如食品安全等难题的最佳途径。
  附注:本文发表在《联谊报》2024年2月20日浙江潮,责编范东升。联谊报:人命关天的合格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