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流过眼
风流过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44,816
  • 关注人气:5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书精读:字里行间

(2019-12-08 10:57:18)
标签:

字里行间

汉语字词

精品解读

书介书评

光明日报

分类: 笔耕留迹

  作为通俗读物,《字里行间》是一本温习汉语字词的小品文结集,辑录了作者王兆贵对一些常见汉语字词的探索、解读和联想,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期出版发行。本书所选文章,大部分取自《光明日报》雅趣说字,根据结集需要有所增删修订。
  在茫茫书海中,《字里行间》就像隐现风波里的一叶扁舟,看上去很不起眼,若能登上这叶扁舟,你就会发现,小则小矣,却也纳须弥于芥子,大义至简;藏日月于壶中,煞是耐看。就像魏学洢笔下的核舟一样,小巧别致,趣味横生。
  按照语言学分类,人类的文字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表音文字,如英文;表意文字,如汉语;混合文字,如日语。表意文字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每个字词都有渊源,有故事,有情感,有理念,有智慧,所谓“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自称“专业读书人”的谢材俊(笔名唐诺)先生说:“文字从故事里诞生,回到故事里,文字才有温度。如果你见过文字刚刚出生时温热的、肉乎乎的萌态,也见证了他一路长大的样子,那么,不管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见到他,你都会感觉到温暖和幸福。”
  在《汉文学史纲要》中,鲁迅先生从汉字起源说起:“昔者文字初作,首必象形,触目会心,不待授受,渐而演进,则会意指事之类兴焉。”接着对汉字的结构及其诵习方法予以演示:“今之文字,形声转多,而察其缔构,什九以形象为本柢,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然后将汉字的精蕴归纳为“三美”:“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正因为汉字兼具音形义,融通精气神,就像一幅幅既有线条和动感又有韵律和意境的写意画,从而成为文学艺术领域里特殊审美对象,并以书法的形式独立于美学的大观园。
  根据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统计,目前汉字的总数已经超过了八万。八万多汉字,即便是《图说汉字》那样的工具书,也很难将这么多汉字的故事一一诠释并展示出来,也没有人能耐下心来全部看完。中国有句古话叫见微知著,并有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知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之类的表述。在现代科学中,也有通过某个碎片、某个元素、某个细胞,来探查事物全息的技术。汉字也是这样,“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解读开来,就像通过毛发提取DNA一样,可以发现它们同中国人心灵之间的关联,鉴知中华文明传承的文化基因。正如王磊老师所云:“汉字是时间的纽带,它让我们悠久的文明传承至今,却璀璨如新;汉字是空间的纽带,它让我们口音各异,但是却可以看着同一封家书,落泪伤心;汉字是情感的纽带,它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我们,包容,团结,延续至今。”
  近些年来,语文教育界形成的一个基本共识,就是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体知识,从汉语字词的读音、结构、义项,到篇章句段的语法修辞、逻辑概念等方面,一一予以辨析,从而掌握语言应用与写作的基本常识和规律,提高阅读能力,增进语文素养。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汉语字词,尽管我们时常挂在嘴边,但却因司空见惯,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你在意了,略加探究,便会发现其中的奥妙所在。有鉴于此,本书侧重于日常交际中经常碰到的一些汉语字词,如同语林拾叶,信手拈来,把玩摩挲;如同辞海漫游,搜奇揽胜,探骊得珠。并将这些粲然在掬的珠玉,反复打量,仔细参详,从中透视闪烁其中的奥秘,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言说汉字的妙趣,体悟汉语的魅力,从而诠释汉语言特有的内涵和张力。
  万花筒是地球人都熟悉的一种光学玩具,形制看似简单,妙趣可不一般。万花筒里不过是几多彩纸屑,但借助棱镜对光的反射,让我们在旋转中观察到千变万化、光怪陆离的图像。本书所能解读的汉语字词虽然有限,但却不乏知识性和趣味性,或可拿来当做万花筒把玩。如果您认为这一比拟还算恰当,不妨将这本书看成是汉语字词的万花筒。

好书精读:字里行间
《字里行间》
王兆贵 著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好书精读:字里行间

作者简介

       王兆贵,笔名贝一中,男,汉族,原籍山东黄县(今龙口市),现居南京。曾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学习时报》《齐鲁晚报》《长沙晚报》《解放日报》《今晚报》等国内报刊及香港《文汇报》《大公报》《澳门日报》等海外报纸发表散文随笔700余篇,其中,多篇被《读者》《意林》《哲理》《国学》《月读》《读书文摘》《中外文摘》《往事文摘》《特别文摘》《中国剪报》《杂文选刊》《小品文选刊》《青年博览》《幸福家庭》《思维与智慧》《中华活页文选》等杂志转载,部分作品入选各地出版的文史札记、语文教学、作文素材、高考辅导类丛书。已有《观世留音》《历史应该记住谁》《字里行间》三部散文随笔结集出版。

好书精读:字里行间
《观世留音》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好书精读:字里行间
《历史应该记住谁》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好书精读:字里行间
       附注:本文发表在搜狐文化,已被新浪网推荐到博客首页。作者系武汉地质大学博士陈华文,著名书评人,代表作和获奖作品有《书山问道》《祁连山魂》《山河气韵》等。《山河气韵:书香视野中的生态文化》是2019年湖北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中唯一文艺评论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