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日报发表:智慧乎,食性乎?

标签:
苍鹭捕鱼马来西亚观察日志长脖老等竞争进化 |
分类: 世相漫话 |
作者:王兆贵
看到一篇关于苍鹭捕鱼的文章,已有多家报刊杂志予以转载。大意是说,马来西亚有一种叫苍鹭的鸟,饥饿时会飞到沼泽地边觅食。它先是观察一番,选择合适的水域,然后到草丛里捉来一条条小虫,陆续投放到观察好的水域,待鱼儿纷纷游来吞食虫儿后,苍鹭再叼起一茎草秆,投放到鱼儿群集的水面。那些鱼儿以为草秆也是美味,于是竞相争抢这根无法吞食的草秆。这时,苍鹭趁势捕捉容易下口的鱼儿,吃饱后就轻轻飞走了。
据说,这来自马来西亚一位学者的观察日志,并将苍鹭的这种捕食行为概括为智慧,意在晓谕我们,做事要多留心,有耐心,不贪心,着眼于长远。
这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仔细看了两遍,又反复查了苍鹭的相关的资料。好奇之余,不免有些狐疑起来。先不说苍鹭的分布很广,欧亚大陆及非洲大陆的湿地中均有种群,并非马来半岛独有,仅就这篇文章对捕鱼方式的描述来说,就带有许多主观色彩。
苍鹭的喙扁长而大,嗉囊能伸缩扩张,主要以小鱼、小虾、泥鳅、水趸、蜥蜴、青蛙以及昆虫等为食,大一点的苍鹭甚至连蛇、鼠、兔子等小型动物都能吞食。苍鹭多在沼泽或浅水中觅食,能够长时间一动不动地紧盯水面,故有“长脖老等”的戏称。
但是,就像许多飞禽走兽一样,苍鹭捕鱼方式是在物竞天择过程中进化而来的食性,并非什么智慧。文章所描述的情形有些拟人化了,说苍鹭吃饱了就飞走是不贪心,是着眼于长远,更属无稽之谈了。照此分析,那么鹬蚌相争以及寒号鸟之类的故事又怎么解读呢?把鸟类看得比人还狡猾的人,只能说明这个人狡猾,不能说明鸟类狡猾。励志文章写到这个份上,真叫人无语了。
前一篇:大公报发表:所有人都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