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流过眼
风流过眼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23,919
  • 关注人气:5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标题加不加问号有学问

(2016-02-21 16:10:58)
标签:

语言文字

标点符号

标题

不加问号

林穗芳

分类: 语林漫步

  某节作文课,一个学生的发问——“疑问句作标题要不要加问号”让笔者好不尴尬,这个问题把我问住了。回到办公室,问其他老师。有的老师说“不知道”;有的老师说“要”,证据是毛泽东的《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和《“友谊”还是侵略?》;有的老师说“不要”,而且也提供证据——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原来,不只是学生和笔者,其他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不甚明确。
  因此,笔者查阅和参考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学习》,并对2012年全年的标题做了分类。
  2012年全年《语文学习》40个疑问句标题有20个用问号20个没用问号。其中,特指问句标题有8个用问号,16个没用问号;选择问句标题有5个用问号,1个没用问号;是非问句标题有7个用问号,2个没用问号。
  这让笔者更加疑惑:即便是同一种问句标题,在是否用问号上也不一致?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并对比后发现,林穗芳的专著《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对这个问题研究、论述得比较透彻。因此,笔者遵循林先生的观点对上述标题进行了分析。
  林先生认为,遵照标题力求简洁的原则,特指问句和选择问句省缺问号不会影响到语气的表达,不加问号读者照样能根据文字判断是疑问语气,这两种问句标题完全可以不用问号。如:
  (1)“梯子风波”为哪般?(特指问)
  (2)天上何所有?(特指问)
  (3)《半张纸》缘何让人心动?(特指问)
  (4)龚自珍为什么以“梅”托志?(特指问)
  (5)被查处也“榜上有名”?(是非问)
  (6)是谁糟蹋了维纳斯?(特指问)
  (7)名师是怎样炼成的?(特指问)
  这些句子中有“哪”“何”(什么)“为什么”“谁”“怎么”“怎样”这些疑问词语或格式表明标题是疑问句,因此,句子后面问号可不用;
  (8)语文教学是重演绎还是重归纳?(选择问)
  (9)高中阅读教学是重复解剖还是系统训练与海量刺激?(选择问)
  (10)作文需要“真心话”还是“正确话”?(选择问)
  (11)“差强人意”:满意,还是不满意?(选择问)
  以上例句都是用关联词语“是……,还是……”构成的选择问句,读者根据文字能判断出是疑问语气,因此,此句式问号也可以不加。
  是非问句标题呢?是否也完全可以不用问号呢?
  (12)鲁四老爷,不学无术?(是非问)
  (13)蛇是“寓言家”?(是非问)
  (14)“融……为一炉”?(是非问)
  (15)你喜欢“穿越”吗?(是非问)
  (16)“令人匪夷所思”能说吗?(是非问)
  (17)电视观众“弹冠相庆”?(是非问)
  以上6个例句都用了问号,其中,例(15)(16)尽管用问号,但问号可以省缺,因为这两句中有“吗”——一个非常明显的疑问语气的标志。与此相反,尽管例(12)(13)(14)(17)没有“吗”,但问号却不能省缺。因为这类不带语气词的是非问句由陈述句加上疑问语气构成,这类问句作标题如不加问号,疑问语气就表现不出来,就会造成误解。比如:“鲁四老爷,不学无术?”其实是反问,是对“鲁四老爷,不学无术”这一观点提出疑问和质疑,如若不加问号,则成了对“鲁四老爷,不学无术”这一观点的支持与认可,显然,这与作者原意是相抵触的。同样的道理,例(13)(14)的问号也不能省缺。
  因此,与上面三种问句标题不同,是非问句标题是否用问号,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视情况而定。
  还有一种问句标题,笔者不得不提,那就是反复问句。我们选用林先生的例句:
  (18)家庭网络今年会不会来?(反复问)
  (19)新一代高校政治教材能否适应新时代(反复问)
  同是反复问句为标题,例(18)用了问号,例(19)却没有用。其实,例(18)的问号完全可以不用,因为“会不会”已经表明该标题是疑问句,没有必要再在后面加问号。
  综上,我们得出结论:本着标题力求简洁的原则,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和反复问句作标题,问号可以不用;是非问句作标题,要具体分析,多数可以不用,只有少数不带语气词的是非问句(由陈述句和疑问语气构成)作标题,必须加问号。
  (原载《语言文字报》 作者高传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