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公报发表:改名

(2015-11-30 12:37:38)
标签:

文化现象

人生在线

富贵竹与发财树

起名与改名

成功人士

分类: 世相漫话
贝一中
 
  徜徉街头,随便扫视一下沿街商店橱窗,都能看到富贵竹与发财树的身影。据花店老板说,这两种花木的销量一直比较稳定。想来也是,它们都属于绿色植物,外形修雅,葱郁养眼,且栽培要求不高,毋须特别打理,无论是商铺店面,还是居家生活,都是理想的选择。再说啦,这两种花木的名字吉利,颇能投合大众心理。除非那些以清高自诩的人,有谁不想讨讨“富贵”的彩,沾沾“发财”的光呢?
  富贵竹,原名辛氏龙树,进入中国后,被赋予了很多别名,大多含有福寿吉祥的含义,传来改去,“富贵竹”三字最让人待见,遂流行开来,成为使用率最高的名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原名。其实,花木这玩意,只要心仪就好,管它本名叫什么。
  发财树,学名瓜栗,曾用名马拉巴栗、中美木棉、鹅掌钱等。大约是这些名字都不悦耳,且无口彩,几经改动,“发财树”叫得最响,也就约定俗成为公认的名字。我的案头也摆有一株小巧的发财树,当初买来,并没指望它为我带来财运,而是看它树干朴拙,枝叶婆娑,且耐旱好养。
  富贵竹与发财树这样的名字,大约是经过多年多人的改动才定名的,看起来是群体心理趋同的结果,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国人历来看重起名,不仅要措辞精巧,寓意美好,还要讲究声律,朗朗上口。起名无须任何物质成本,仅仅是脑筋转转弯而已,何乐而不为呢?前人取的名字,后人不中意怎么办?改!于是,更名也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在中国,起名、改名曾经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关系到伦常避讳,必须十分敬重,随便不得。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尽管雅俗殊途,但也各循其道。在最高统治阶层,国号、年号、庙号、谥号就更马虎不得。现如今,除了僧侣和一些大家世族仍循辈分起名外,大多数家庭已没那么多讲究了,改名也随便得很。
  有媒体曾对体坛选手改名现象做过一番盘点和分析,归结起来,大多与图吉利、讨彩头、争金夺冠有关。如,国家体操队主力姚金男更名姚梓钇,因为姚金男的谐音是“要金难”;羽毛球队名将唐永淑改名唐鹤恬,是因为永淑的谐音是“永输”。因为喜欢游泳,庄蓉改名庄泳。为了夺金,陈鹏飞改名陈金,王若雪改名王鑫。
  改名这件事,其实不单是体育界,社会各界都有,且不鲜见。在公共建设层面,地域更名之风尚未消停,高校更名又蔚然成风。据新京报的消息说,2009年来的6年间,我国共有472所大学更名,占高校总数的23%。公共资源的更名,与行政管理部门的功利性思维有关,是是非非自有分说。个人改名则纯属私事,无可厚非,自由度要大一些。表字、别号、笔名、艺名、斋名之类的称呼,因与真名共用,姑且不论;城乡居民到户籍管理部门更名,因属隐私,亦可忽略不计。单是人所共知的公众人物半途改名的,便能拉出一长串。
  演艺明星中,有不少人本名平淡无奇,改名后一如华丽转身,焕发出新的光彩。据娱乐新闻记者盘点,港台艺人改名的现象尤为普遍,在明星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其实,他们改过的名字有不少是艺名,叫响之后就传开来了。艺人取艺名,这在梨园世家是有传统的。我们不能说他们原来的名字都不好,也不能说他们都是改名才走红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让人们记住都不是原来的名字,而是改过的名字。如此说来,改名就不单是个符号问题。下决心改名者,或多或少有点重新定义人生的意味。
  客观地说,改名应属正常的社会现象。因为求变向上之心乃人性所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个好的名字,不仅能让别人觉得赏心悦目,优雅动听,从而关注你,记住你,而且也能让自己心里舒坦,从而充满自信。更重要的是,名字具有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或可对人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能将进取心化为现实,所谓“心想事成”。这在文化艺术界乃至军界、政界、商界都有先例。如果说改名带来好运是迷信,那么改名产生自我激励,从而成功、成名,就是精神力量的反作用,属于哲学命题了。
  话又说回头,家家都养富贵竹,处处可见发财树,能说与取名没关系吗?

大公报发表:改名
       附注:本文发表在《大公报》2015年11月30日大公园副刊,责任编辑唐嘉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