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福报发表:追根溯源说“打尖”

标签:
王黼福报话本小说籍没俗字 |
分类: 语林漫步 |
文/王兆贵
星云大师在《人生十问》之《如何施舍财富》中,曾以王黼为例开示说,任何财富都是身外之物,到头来谁也带不走。
王黼身为宋朝重臣,富可敌国。后来金兵打进汴京,王黼没有接到诏书就举家东逃,因此获罪被贬,家产尽皆籍没。当他逃至辅固村,在一路边店打尖休息时,被官兵捉拿,验明正身后奉旨赐死。
上文提到的“打尖”,除在各地方言中所指有别外,多被解释为用餐,抑或揣测为“打火”“打间”之误,都不够妥帖。还有人以为,“打尖”是“打发舌尖”的缩略词。此说一看便知是望文生义,显然是用现代阅历解读江湖老话。
“打尖”一词,常见于话本小说、武侠小说,并被搬进影视作品。在《西游记后传》中,碧游仙子来到陈官镇悦来客栈,掌柜的立马起身恭迎说:“哟,客官,您是住店,还是打尖?”
这句在江湖叙事中经常出现的道白,其实早就有之,后来传为经典台词,并被借用为幽默风趣的广告语。
那么,“打尖”一词究竟应该作何解释呢?
“打尖”一词,原本是园艺术语的通俗说法。果农为了抑制藤蔓疯长,让瓜果得到更多营养,就会将冗余的枝丫和梢头除掉,俗称“打尖”。
到了文学作品中,“打尖”用作借代义,泛指途中进客栈、驿馆歇脚。歇脚的内容,包括打点精神喘喘气、喝点茶水解解渴、饮点酒水解解乏、来点小吃垫垫饥。
《广雅·释诂三》注明,“尖”是“止”的俗字,意为“小憩止”,“打”字则是泛化动词,与“尖”字合用,意即“小休而饮食”。由此可见,“打尖”的意思既不是留宿时日,也不是正式用餐,而是稍事休息攒攒劲,以便继续赶路。
当今高速公路沿途设立的服务区,其实也是供过往司机和乘员“打尖”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