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铜都晨刊发表:守候那份欣慰

(2015-05-18 12:26:33)
标签:

稿件

稿子

铜都

佳境

闲情

分类: 人生漫谈

守候那份欣慰

王兆贵 

 

  退休后,我不擅打牌,不喜炒股,对养狗、遛鸟之类的闲情也无太大的兴趣,闲暇时喜欢写点感悟之类的东西,投稿后,能采用当然高兴,不能发表就敝帚自珍、自得其乐。
  记得当年下基层采访成了家常便饭,“爬格子”写文章成了日常功课。那时连打字机和复印机都没有,不用说传真机和电子邮箱了。写稿、誊稿全靠手,搞报道的人是名副其实的写手。
  他先在普通纸上写出初稿,经过七改八改,誊清到方格纸上,审定后加盖公章,再发往报社。那时还没有稿酬这一说,除用稿通知单外,至多能收到一本纪念册、采访记录本或是一打书签之类的奖赏。即便如此,但当自己的手稿第一次变成铅字后,心里还是有说不出的舒坦。
  现如今报纸多了,版面多了,写作条件也好得多了。在浏览书报、观看影视、出门旅行乃至日常家居生活中,发现好的题材,我仍会动笔把它记下来。待到有了闲暇,再试着在电脑上把它打出来,修改定稿后用电子邮件发给报社。写作过程中,一旦进入状态,常常会萌动一些有趣的文思,诱发一些有趣的记忆,想起一些有趣的人物,浮现一些有趣的场景,跳出一些有趣的句子,悟得一些有趣的道理,那感觉由会心而灵动,由灵动而快意,由快意而痴迷,由痴迷而沉醉。当然,也有“难产”的情形。或是开头就卡住了,翻来覆去不得其门而入;或是虽得其门,却入不了佳境。而一旦进入佳境之后,整个心神就会亢奋起来,文思如泉涌的时刻也就到了。写不下去的滋味很难熬,惟其难熬,才有冲关后如释重负的轻松享受。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氛围中忽然贯通,更能让人领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由于整个社会文化程度和水准的提高,能动笔的人多了去了。不仅有众多专业作家,还潜伏着大量业余写手。加之通信手段和传播渠道的通畅,撰稿、发稿、收稿、编稿的方式也现代化了。如今,写稿通过纸笔、发稿通过邮局的情况已十分罕见,除了通过电子邮件、发稿软件以及QQ即时通信处理稿件外,有许多报刊,还在网上辟有选稿基地,那些成群结队的写手,通过上网向编辑供稿,编辑部不仅不会有“稿荒”之忧,而且会因为来稿太多太滥而不堪其扰,以至于邮箱爆满的情况经常发生。借一位编辑的回复说,通过各种方式涌到编辑手中的稿件可用海量来形容。
  各家报纸副刊的文章,粗略看去都差不多,但由于办报的历史渊源不同、栏目的定位不同、编辑的尺度不同,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特色。明白这一点,投稿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免除许多无用功。如果把娱乐的稿件发给了严肃的版面,或是把严肃的稿件发给了闲情的编辑;把往事的稿件发给了时尚的版面,或者是把新潮的稿件发给了怀旧的编辑;把理性见长的稿子发给了重感性的编辑,或者是把感性见长的稿子发给了重理性的编辑,那稿子十有八九被枪毙。倘若“投胎找错了门”,或者是采取“广种薄收”的法子到处乱投,作者固然辛苦,编者也不轻松。
  谁都知道,这年头业余时间写点东西,既发不了财也出不了名,有时还要甘守不为人所理解的寂寞和孤独。但是,每当您写出一篇文章,就实现了一个心愿,发出一篇稿件,就播下了一份希望。尽管年纪大了,眼睛花了,精力不如当年那么耐熬,但我对文字的兴趣仍然不减。爱因斯坦说,“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对于我来说,不以写作为职业,为文不为稻粮谋,不企求什么,也不想成为名家,播下的是希望,守候的是收获后的那份欣慰。

 

铜都晨刊发表:守候那份欣慰

  附注:本文发表在《铜都晨刊》2015年5月18日老年风景,责任编辑毛士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