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日报发表:人间葱话

(2015-05-01 12:30:13)
标签:

春葱

中华日报

调味

美食

秀色可餐

分类: 大千物语

人间葱话

 

  这个世界上,听说有人会把麦苗看成是韭菜,还没听说过不认识葱的。葱这玩意儿,味道香甜而又辛辣,浓烈而又刺激,解腥膻,开胃口,是一年四季都可以享用的调味品,也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蔬菜。葱还被誉为“百味先锋”,想想看,有哪一个大厨在掌灶之初不是先拈葱花呢?在食疗方面,葱能发散解表,驱寒去湿,通窍活络,安中利脏,调和营卫,降脂减肥。有道是,常吃葱蒜,病痛减半。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葱也和人一样,因水土不同而有所区别。生在南方的叫香葱,娇小玲珑,身材苗条,可谓葱家族中的小家碧玉;长在北方的叫大葱,茎长叶茂,体态丰腴,堪称葱家族中大家闺秀。在一些经典的描述中,通常以“春葱儿”、“水葱儿”比拟年轻貌美的女子。也有以此来夸赞女性手指的,“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白居易),“衬缃裙玉钩三寸,露春葱十指如银”(吴昌龄)。老舍说,看大葱得像看运动员,要看腿。最美是那个晶亮,含着水,细润,纯洁的白颜色。这个纯洁的白色好像只有看见过古代希腊女神的乳房者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鲜,白,带着滋养生命的乳浆!这个白色叫你舍不得吃它,而拿在手中颠着,赞叹着,好像对于宇宙的伟大有所领悟。由不得把它一层层剥开,一层层上的长直纹儿,一丝不乱的,比画图用的白绢还美丽。在老舍的眼中,大葱成了审美对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力和超逸的想象力,把大葱拟人化、艺术化了。不仅写出了“秀色可餐”的意蕴,而且还充溢着“怜香惜玉”的情怀。
  原以为,葱这玩意儿是居家过日子的,登不得大雅之堂,谁曾想,就是这土生土长的乡野时蔬,也会频频出现在古代诗词中。陆游曾专门以葱为题赋诗:“瓦盆麦饭伴邻翁,黄菌青蔬放箸空,一事尚非贫贱分,芼羹僭用大官葱”。苏轼则把孩子们吹葱叶的嬉戏写进自己的诗中:“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王国维在他填的《菩萨蛮》词中也有对葱的赞美:“玉盘寸断葱芽嫩,鸾刀细割羊肩进。不敢厌腥臊,缘君亲手调”。现代人也有咏葱的诗篇,仿古的如“独怜南圃不生尘,剪剪罗衣碧玉身。辛辣成全清白志,葱茏点缀艳阳春”,散句有“掰葱如剑张,蘸酱如弯弓,一咬胆气壮,二嚼气如虹”。
  你看,到了文人墨客的笔下,葱这玩意儿还是挺有诗意的。

 

中华日报发表:人间葱话


  附注:本文发表在苏里南《中华日报》2015年4月30日四海文坛,责任编辑不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