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口才与人才
(2012-06-12 11:15:21)
标签:
香港文汇报发表原创文稿口才人才汇报 |
分类: 人才史话 |
张释之,字季,西汉南阳人。曾事文景两朝,官至廷尉,以执法公正不阿闻名,被后人誉为西汉的法学家。
一次,张释之随从汉文帝出行。登临虎圈,文帝询问簿册上各种禽兽的情况,问了十几个问题,上林尉东张西望,全都答不上来。看管虎圈的啬夫从旁代为应对,答得很是周全。为显示自己的才能,他回答起问题来如回声相应,且无法问倒。文帝说:“当官的难道不该像这样吗?上林尉不可依靠。”于是就命张释之提拔啬夫为上林令。
过了一会儿,张释之上前说:“陛下以为绛侯周勃是怎样的人?”文帝说:“是长者啊。”释之又问:“东阳侯张相如是怎样的人呢?”文帝又答:“是长者。”张释之说:“绛侯与东阳侯都被称为长者,议事时又都不善言辞,难道也让他们像啬夫那样喋喋不休地耍嘴皮子吗?秦国重用刀笔之吏,官吏们争着以办事迅急苛刻督责为高,然而这样做的害处在于徒具官样文书而无实质内容。因为这个缘故,秦君听不到自己的过失,国势日衰,以至二世而亡,天下土崩瓦解。现在陛下因啬夫能言就越级提拔他,我担心的是天下跟风,争相施展口舌之能而不求实际。况且下效上行,比如影随形还要快,皇上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到天下人,不可不慎啊。”文帝说:“好吧。”于是就此打住,不再提拔啬夫为上林令。
这件事,见于《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汉书》袭用《史记》数据,合并为张冯汲郑传。从司马迁的记述中不难看出,他对张释之的做法是认同的赞赏的。但若将整个传记联系起来,全面进行观照,太史公更看重张释之的执法不阿和汉文帝的从谏如流。在能否提拔啬夫这件事上,张释之的劝谏也只是一家之言,一面之理。
据咸阳史志介绍,秦汉时期的上林苑规模很大,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作为皇家园林,有一套严密的管理体系。西汉初年,上林苑由少府管辖,汉武帝时转入水衡都尉。水衡都尉是个部门齐全的管理机构,属官不下二十余种。上林令是较高级别官吏,主管苑中禽兽,那个被文帝问倒的上林尉,主管苑中安全保卫工作,而啬夫则专门负责虎圈的日常事务。从责任分工可以看出,上林尉为甚么会被问倒,而啬夫却能对答如流。
汉文帝来上林苑巡视,问起苑中禽兽情况,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其初衷并非考核官员。上林尉尽管不具体负责虎圈管理,但作为上林苑的二把手,对苑中禽兽的大致情况总该了解一些,即便口拙,也不至于十问全不知。文帝对他不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相比之下,那个对答如流的啬夫让文帝转嗔为喜,一时高兴,立马就要封官。对一个权力至高无上的封建帝王来说,这样做按说也不算甚么出格的大事。
那个虎圈啬夫,在上林苑中是个底层小吏,难得有这样的升迁机会,表现一下自己也在情理之中;仅就熟悉本职工作这一点来看,他做得非常称职,即便提拔他做上林令,也无明显的不妥之处。对于啬夫来说,能见皇帝于当面,并受到称赞与嘉许,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多么好的机遇啊!只可惜机缘不巧,碰上了张释之“从中作梗”,将他一生中难得的一次好运给撞破了。在张释之的官场阅历中,这不过是小事一桩,微不足道,而对于啬夫个人来说,带来的损失却是百分之百。
再说啦,能说会道不等于油嘴滑舌,能言善辩不等于巧言令色,我们不能把擅长辞令的人都说成是耍嘴皮子的。言论虽属务虚,但也不见得就是空谈,否则何来“言之有物”呢?作为语言表达能力,口才本身并不具有道德属性,关键是看甚么人用,用在哪里,如何运用。同样是饴糖,柳下惠说可用来尽孝道以养老,柳下跖却说可用来粘门栓以行窃。
熟悉中国文官制度的人都知道,崇仰口才,倚重辞令,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官场的一大特色,每个朝代的庙堂之上,几乎都有那么几位伶牙俐齿的名嘴。这些名嘴虽然不都是一路货色,有能臣也有弄臣,却都能得到皇帝老儿的封赏。即便在民间,嘴上功夫好的人,混饭吃的路数也更多一些。靠口才卖艺立身,比及引车卖浆者流,地位不见得有多高,但钱要来得容易些。
战国时期的张仪,被楚人疑为窃贼暴打了一顿,鼻青脸肿地回到家中,面对妻子的埋怨,他张开嘴巴问妻子:“你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妻子说:“在呀。”张仪说:“这就够了。”张仪的意思是说,只要舌头还在,就不愁没有出路,就总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口舌之于人,不仅是饮食吐纳、社会交际的工具,也是谋求生计、施展抱负、开创事业的本钱。事实上,不论过去还是今天,能说会道的人总是受欢迎的,他们在官场、职场上左右逢源,升迁的机会也比讷于言者多一些。就拿如今选拔公职人员的程序来说,笔试之后有面试,而面试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敏捷的思辩应对能力和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正因为如此,书店中从来都不缺传授语言艺术的专著,课堂上也不缺讲授演讲技巧的老师,学校里也不乏进行口才训练的学子。
人们之所以这样看重口才,除了因为它具有功利层面的优势外,还因为它能发挥物力难以发挥的作用。在许多智者看来,口舌的威力胜过拳脚,胜过刀枪。有道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大吕;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张仪、苏秦者流,正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思辨劝谏,拜相封侯,“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将口舌之勇演绎到极致。即便在今天,因口才好而使事业如虎添翼者也大有人在,如李肇星、余秋雨、白岩松、易中天、马云、汪涵、俞敏洪等。口才不仅能增强思辨力、说服力,扩大影响力,而且也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和战斗力。
当然,上边的分析还只是站在啬夫的角度,就口才说口才,着眼于口才的基本功用,未能立足用人导向的大局,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人家张释之站得高、看得远,一席话把皇帝给说服了。张释之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历史上确有空谈误国的前车之鉴。那些“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所谓忠臣,有几个是实干兴邦的能臣?张释之不同意提拔汇报工作头头是道的啬夫,是怕在用人问题上产生负面影响,这当然也应当引起我们的警鉴。
仅仅是因为一次工作汇报,就受到前来本地调研的领导赏识,不久后擢升要职,从此官运亨通,青云直上。这样的事例发生的几率尽管不高,却不是个案,也不止于传闻,说出来有名有姓,举证者大有人在。中国演讲学教授邵守义认为,是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但如果唯口才是举,以汇报取人,就会在用人问题上产生误导,让那些夸夸其谈的人钻空子,使那些埋头干实事的人受冷落,以至于华而不实之风盛行。因此,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重口才不惟口才,选口才也选干才,既要看表达能力,又要看实际能力,更要看综合素质。(王兆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