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品年味

标签:
原创文稿人生感悟随笔杂谈香港大公报发表 |
分类: 人生漫谈 |
当一串鞭炮、一束烟花激活了鼻腔的粘膜,有人说,年味儿是闻出来的;当一套新衣、一顶新帽激活了脸上的笑意,有人说,年味儿是盼出来的;当一副春联、一盏灯笼激活了门庭的喜性,有人说,年味是看出来的;当一篮年货、一桌酒席激活了丰收的美景,有人说,年味儿是忙出来的;当一碟饺子、一碗汤团激活了舌尖的味蕾,有人说,年味儿是品出来的;当一句吉言、一通问候激活了亲情的交流,有人说,年味是喊出来的……
其实,年味与五官形而下的感知有所不同,它表达的是一种综合的民俗文化理念,是每个中国人从小到大所体味的一种气场,是经过三百六十五天累积起来的期待,从乡村农舍、市井坊间飘逸出来的温馨情调。年味满载着人们的对往昔的眷顾、对当下的庆幸、对未来的期盼,蒸腾着中华民族从家庭到社会其乐融融的气象。悠久的传统延续着年味的品格;多彩的生活丰富着年味的形式;崭新的时代,刷新着年味的内涵。
年味,对于中国人太重要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大实话说明,年味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物质的,更多的还是反映在意念上、精神上。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符号,年味是依傍文化传统而生的,经济越是高速发展,年味越需要文化的濡养,最浓的年味反映在文化上。有人之所以会产生年味越来越淡的抱怨,是因为他把有形的东西看得太重,以至迷失了纯情的寄托、质朴的欲望。只要您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期冀和信心,当年味来兮,又怎能不为之欣喜,为之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