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文汇报:人生焉能无弦歌

(2010-05-04 09:38:43)
标签:

原创文稿

人生感悟

文化杂谈

香港文汇报发表

分类: 人生漫谈

人生焉能无弦歌

王兆贵


  见过许多关于音乐魅力的文章,也听过有人诘问,音乐这玩意儿能当饭吃吗?如果把这话问我,说实在的,我还真说不清其中的奥妙何在。但我知道,音乐与温饱没有必然联系。这样说,至少包含两层意思。其一,人离开了音乐照样可以活下去,其二,喜不喜欢音乐与贫富无关。并非衣食足者喜欢音乐,生活在穷乡僻壤的人,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对音乐的嗜好程度却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那些原生态的音乐,大都是从他们那里传出来的。有文化的人为了汲取音乐的源泉和营养,还要到他们那里去采风。
  “不能当饭吃”这句话,是在一定情势下,与生存第一需要相比较而言的,并不说明老百姓不喜欢音乐。在现实生活中,或为抒情,或为释怀,或为发泄,人们不仅会去听听小曲看看戏,乐了、闷了也都会吼上几嗓子。唱歌、对歌之于偏远地区的男女老少,则完全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节庆时唱,传情时唱,劳作时也照唱不误。出身农民的陕北歌王王向荣,无论生活怎么苦,都不能让他放弃唱歌。黄淮地区的人痴迷柳琴戏,将柳琴戏称为“拉魂腔”,以至于“听了拉魂腔,酒肉都不香”。东北有句现成话,叫作“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这些描述,就同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一样,尽管有些夸张,但却道出了人们对精神食粮的依赖程度。央视举办的两年一届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为什么能让那么多人聚集在屏幕前,不少人甚至一场不落,也足以说明音乐具有超强的吸引力。
  有人郑重地问爱因斯坦,死亡对您意味着什么?爱因斯坦认真地回答说,死亡就意味着不能再听莫扎特了。这样的回答,恐怕是有史以来对音乐之魅力所作的最高度概括了。左宗棠西征时,招抚地方割据势力,群雄纷纷来降,惟董福祥最后归依。左宗棠大为光火,且担心他日后飞扬跋扈,难以控制,遂下令斩首。衣衫已扒掉,发辫已散开,董福祥则面无惧色,临刑前突然高唱起秦腔《锁乌龙》来,隐以单雄信自比。表情大义凛然,声调高亢激越,令刀斧手不敢仰视。左宗棠非常赞赏他的英雄气概,遂下令松绑,赐酒食为其压惊,并奏请皇上封其为副将。在后来的战事中,董福祥战功最为卓著。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两个更为极致的典故,能够诠释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一个与孔子有关,一个与项羽有关。
  孔子与阳虎同为春秋鲁国人。他们两人性格迥异,政见不同,但体貌特征却惊人地相似。阳虎曾未经许可就带兵经过匡人之境去郑国,由此引起的问题就像今天侵犯他国领土差不多。受到挑衅的匡人,正想找机会修理修理他。恰巧,酷似阳虎的孔子这时出现了。他在前往宋国途中,很自然地被匡人看作是阳虎。匡简子得到通报后,立即派兵把孔子的住处包围起来。无论孔子师徒怎么解释,怎么抗议,匡人就是不信。子路很生气,抄起家伙就要与那帮认错了人的家伙拼命。孔子阻拦他说,学仁义的人怎么还这样鲁莽啊?不如你来唱支歌,我来和你。于是,师徒二人的小合唱便在住地上空飘扬开来。三曲唱罢,匡简子情知看走了眼,于是撤兵而去。
  如果说孔夫子是因歌声而解围,那么楚霸王则是因歌声而受困。项羽被刘邦重重包围于垓下,虽然处于劣势,但仍有本钱与刘邦决一死战。一天夜里,项羽营帐的四周响起了楚地的民歌。熟稔的乡音不仅勾起了士兵们的思乡之情,还让他们误以为刘邦早已攻下了楚地。一时间军心大乱,士兵们纷纷趁夜色逃亡。别姬之后的项羽,率领少数兵马杀出一条血路,突围到乌江边已是穷途末路,无奈只好自刎。
  你看,一个是三曲终而甲兵罢,孔子得以脱身;一个是四面歌而楚军溃,项羽无缘霸业。能说音乐不能当饭吃吗?如是我想,这尘世间不能当饭吃的东西还有很多,除了音乐外,还有戏剧、影视、舞蹈、文学、绘画、书法、雕塑、古玩等等,但不能因此把它们看成无用之物,因为除了吃喝这一最起码的需求外,人类还需要更高层次的精神寄托和享受。否则,凭什么说人是地球上的高等动物呢?正如柏杨所言,盖人之异于禽兽者,在于人有审美眼光,禽兽则无。人类间之爱,不完全基于实用,有时候甚至和实用根本一点关系都没有,而只求悦目。象一幅图画,象一首音乐,它能疗饥疗饿乎?

 

香港文汇报:人生焉能无弦歌
        附注本文发表在香港《文汇报》201054日文汇园副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