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庄子的“非常道”
(2009-06-30 12:40:03)
标签:
原创文稿文史札记随笔杂谈香港文汇报发表 |
分类: 史海漫游 |
上海有一家著名期刊叫《故事大王》,那是一份很畅销的少儿读物,这很容易让我想起庄子。他老人家堪称是古往今来讲故事的顶尖高手,真正的故事大王。有人做过统计,在《庄子》一书中,寓言故事约占十分之九,超逾百篇之多。庄子讲起故事来,往往是海阔天空,驰骋想象,花鸟虫鱼,格物致知,汪洋辟阖,仪态万方,于无尽的遐思中描绘出无穷景象,从而把宇宙万物、社会人生的道理,用生动的画面展现出来,让人听了感染强烈,印象深刻,如醍醐灌顶,妙不可言,其智慧穿越三千年时空,仍能让我们会心一笑。年轻时阅读庄子讲述的经典故事,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而今回头重读《庄子》,让我在总体印象之下,又多了另外一层感悟。对于庄子来说,讲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批判现实的基础上讲出新道理。庄子所讲的道理,给人的感觉往往是超常规、反世俗的。在他老人家那里,取法自然,便是大智慧;清静无为,乃得大自在。他说,天下大乱的根源,必定产生于尧舜时代,其流毒和遗害又一定会留存于千年之后。千年之后,还将会出现人与人相食的情况。因此,“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绝圣弃知,大盗乃止”。什么唐尧虞舜之仁、夏桀商纣之暴,统统于事无补;什么经邦济世之道、待人处事之礼,在在无端添乱。从这个意义上,说庄子是颠覆传统的祖师爷并不为过。有所不同的是,他在颠覆传统的层次上,要比现代人高明多了,理智多了。他驳斥的是刻板而又封闭的伦理体系,创建的却是一座自由而又开放的精神殿堂。也正因为如此,在讲道理过程中,庄子通常采取迂回曲折的反逻辑辩术。要么自问自答,直抒胸臆,要么设置一个假想的论辩对手,在矛来盾挡、盾举矛戗的往复过招中,点化出奥妙的人生哲理。
既然是批判,免不了纵横捭阖、机锋突起。尽管庄子信奉“言尽悖”、“道可道,非常道”,“逞能辩论,终于徒劳”,但在其著述中,逞口舌之强的诡辩却也不在少数。只要能驳倒对方,甚至不惜采取转移命题、偷换概念、机械类比、循环论证等手法。在常规逻辑无以制胜的情势下,为让对方哑口无言,就只好借助狡辩。所谓狡辩,就是在没有道理的地方说出道理来,北方话也叫“抬杠”。以此视之,庄子是最擅长“抬杠”的,可以说是“抬杠”的高手。他老人家的许多警世名言,也正是在“抬杠”中激发出来的。司马迁说,“庄子者,蒙人也”。恕我不恭,信手借用太史公的话打趣。在《庄子》一书中,确有不少“蒙人”的玄言诳语。调侃一点说,他老人家有时就像一个“超级大忽悠”。譬如,弟子问他“昨天您说山中大树因无用而长生,今天您又说主人哑鹅因无用而被杀,先生将作何处?”庄子笑着说“我将处于有用和无用之间”。你看,这不是“抬杠”又是什么呢?再如,在“濠梁之辩”中,惠子的推理本来符合逻辑,但经过庄子的一番“忽悠”后,就让人怎么也弄不清究竟谁对谁错、孰是孰非了。我想,指出庄子论述中有诡辩成份,并非唐突圣贤,辱没先哲,也并非否定庄子思想中蕴含着的朴素辩证法,而是还原一个真实的庄子。关于庄子的诡辩术,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名家专论,这里不必详细展开。
既然是诡辩,免不了锐言相向、强词夺理。为了表达愤世嫉俗之情,庄子有时甚至出言不逊,比较典型的篇章是《曹商使秦》。有位叫曹商的人,替宋王出使秦国。他去的时候,得了数辆马车。到得秦国,秦王也很喜欢他,又加赐他百辆马车。返回宋国后,曹商拜见庄子说,住在穷街窄巷里,困窘得要靠编草鞋维持生计,以至面黄肌瘦,这是我曹商不如你的地方;一朝感悟了万乘之主,随后便有了百辆马车,这正是我曹商所长啊。庄子回答说,听说秦王有病请医生,凡能治好痈疮的,赏给车子一辆,能够舌舔痔疮的,赏车子五辆,治疗的手段越是卑下,得到的车辆越多,你岂止是替他舔痔疮啊,要不怎么会得到这么多车子呢?你还是走吧!庄子看不上入世为官、侍奉权贵的人,这是可以理解的。对于那个自鸣得意的曹商,完全可以不予理睬。如果要教训他一通,尽可以直截了当地说明自己的看法。采用那么恶心的比方论人说事,以闻之作呕的言辞寒碜对手,无异于人身攻击,未免不够厚道。
《庄子》一书,由于过分强调负的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论辩言辞中,难免会有神秘玄虚、过犹不及、以偏概全等偏颇,以至产生了严重否定正的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的倾向。尽管如此,这部文献仍不愧为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智慧殿堂里的奇葩,其哲学思想价值、文学语言价值至今仍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经常提及的诸如“无为而治”、“一言兴邦”、“与时俱进”、“保持生态平衡”、“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要有一颗平常心”、“外重者内拙”、“相忘于江湖”等语句,就是庄子思想已经渗透到执政理念、社会发展、百姓生活中的明证。庄子以其新颖独特的自然概念、离奇曼妙的艺术文体、海阔天空的浪漫神思和惊世骇俗的批判精神,在思维领域里充分展现出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特别是他对生命本真的探寻,对心灵世界的开拓,不仅远超前贤,在诸子百家中也是独树一帜的。有道是,微瑕不掩白璧之光,星云难遮北斗之泽。回首再做参详,我们惟有感佩系之:巍巍乎高哉,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