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流过眼
风流过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51
  • 关注人气:5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公报发表:阿尔卑斯山秋色

(2007-11-08 14:02:38)
标签:

香港大公报发表

原创文稿

旅行笔记

散文随笔

分类: 屐履间想

阿尔卑斯山秋色

文/王兆贵 

 

  我们一行驱车穿行于阿尔卑斯山间时,已进入深秋。为了能让我们领略山路两旁色彩斑斓的风光,司机有意将车速放慢了一些。透过车窗,山路两旁的风光就像一帧一帧的幻灯片,接连不断地在我们眼前闪现,那感觉彷佛进入了一个五颜六色的童话世界。凉浸浸的湖水幽幽地泛着蓝,湿漉漉的草地葱葱地抹着绿,静悄悄的小镇缓缓地地敲着钟,而那漫山遍野的林木,却已沉浸在浓郁的秋色里。
  为了能接近阳光,抢占阳光,几乎所有的林木,都伸长了脖子,挺直了腰杆,就像等待检阅的士兵,显得非常齐整。那些知名不知名的乔木、灌木,高高低低的绿中裹着黄,团团簇簇的黄中嵌着橙,深深浅浅的橙中透着红,斑斑点点的红中润着紫,把各种天然的色块交织在同一背景下,和谐地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画卷,再加上壁立悬崖的城堡、尖顶刺天的教堂、群行群止的鸽子、依山傍水的村落、翻飞水面的鸥鸟、本色朴拙的木屋、悠然啃草的牛马、姹紫嫣红的花卉、绵布山坡的落叶、林间觅食的松鼠,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互为点缀,交相映衬,煞是好看。

 

大公报发表:阿尔卑斯山秋色
  阿尔卑斯山原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由于海下岩层受到两大板块运动的挤压而向上拱起,形成了横亘于欧洲与非洲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阿尔卑斯山与喜马拉雅山同属一个山系,年龄也差不多,但它们的主峰如果站在一起,4800多米的勃朗峰只能够到8800多米的珠穆朗玛峰的腰部。这座构造既年轻又复杂的山脉,西起法国东南部的尼斯,经瑞士、德国、意大利,东到奥地利的维也纳盆地,绵延1,200多公里,横亘于欧洲南部,向以“欧洲的脊梁”而著称于世,被誉为欧洲的“四季花园”,拜伦曾赞美它是“大自然的宫殿”。但凡走近阿尔卑斯山、领略过阿尔卑斯之秋的人,无不为其超尘脱俗的景致所迷醉。
  每逢中途小憩和停车加油,我们都会急匆匆跳下车来。或是抬望眼于山巅,看蓝天下晶莹的雪峰,在缓缓移动的云雾中偶尔露出煞白的脸;或是到周边溜达一圈,捡拾各种颜色的落叶于手中把玩;或是踏着绵软的草地走进林间,呼吸一下湿冷而又清新的空气。摄影爱好者则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分分秒秒的时间,举起长长短短的镜头,随便瞄向哪个角落,屏幕上显现的都是一幅色块饱满、对比鲜明的油画。同行中有位孟姓团友是摄影家协会会员,每次下车后都要举起他那个专业的宝贝相机,前后左右地调整着镜头,咔嚓咔嚓地拍个不停。喊他上车后,仍是留恋不舍,一边念叨着“太美了”,一边将车窗擦一擦,隔着玻璃还在抓拍,我们戏称他为“猛拍”。

 

大公报发表:阿尔卑斯山秋色
  经斯图加特、慕尼黑,进入因斯布鲁克、米兰、佛罗伦萨,再返回萨尔茨堡、格拉茨、维也纳,一路走来,山势忽高忽低,河流忽远忽近,入眼的景色纷纷后退。一会儿是色彩缤纷的林带,一会儿是山花点缀的草毯,一会儿是落叶堆积的坡地,秋色的音符随着道路的延伸有节奏地起伏、律动。一阵秋雨飘洒而过,瞬间云散天开,碧空如洗。沐浴过的林木更加清新亮丽,绿的更绿,黄的更黄,红的更红……爬山坡,过桥梁,穿隧道,车行于雄浑秀美的阿尔卑斯山间,美不胜收的景色令人浮想联翩。
  200多年前,有个来自科西嘉岛的小个子勇士,为了战胜自己的对手,曾奇迹般地翻越阿尔卑斯山。这在没有开辟通路的当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当拿破仑率领军队突然出现在皮埃蒙特平原上奥地利人后方时,奥军统帅梅拉斯才如梦初醒,而败局却无可挽回了。这次战争的胜利,为拿破仑登上皇帝宝座打开了通道。有两幅油画记载了这段历史,名称都是《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Napoleon crossing the Alps)》。保罗·德拉罗什(Paul Delaroche)的那一幅,画的是拿破仑骑着一头骡子,在当地居民指引下,缓缓地行进在狭窄崎岖的山路上。拿破仑眉头紧皱,缩成一团,躲避着风寒。而在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的笔下,拿破仑骑在一匹昂首挺立于积雪陡坡的白色战马背上,挥手指向雄浑天色背景下高高的山峰,红色的斗篷逆风飞舞,整个画面给人以激越向上的冲击力。这幅法国国宝级名画曾于2008年7月第一次走出国门,来到中国美术馆展出,据说其保险额达到150万欧元。
  出生于萨尔茨堡,足迹踏遍欧洲大陆所有重要城市的莫扎特,肯定也为阿尔卑斯山所迷醉过,在他的音乐里,无疑也弥散着阿尔卑斯山秋色的音符。走着,看着,叹着,想着,耳边仿佛响起了理查德·施特劳斯的《阿尔卑斯交响曲》、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眼前仿佛浮现出那个女教师带领孩子们在山坡上吟唱《音乐之声》的欢快景象。听说班得瑞(Bandari)乐团的成员们,曾长期浸润于阿尔卑斯山林之中,悉心采集大自然的元素,竭诚收录天籁般的纯真音韵。他们创作并演奏的音乐,坚持不掺杂人工混音,轻柔舒展,空灵缥缈,沁人心脾,极具临场感。可惜的是,在这之前尚未听过,回头一定要补上。
  当我们即将告别这座人与山林和谐共生的“世界花园”时,都德的《从阿尔卑斯山归来》又涌向我的思绪。由于行程所限,我们没有充裕的时间流连、徜徉,更未能选择一处幽雅的所在小住时日,置身它宽厚的怀抱,打量它华彩的细部,品读它丰富的内涵,谛听它舒缓的呼吸,享受它绝尘的宁静,仅仅是这样浮光掠影地穿行,阿尔卑斯山的影像就如同一部多姿多彩的风光片一样,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大公报发表:阿尔卑斯山秋色
       附注:本文发表在香港《大公报》2009年10月21日大公园副刊,责任编辑孙嘉萍。另请欣赏音画配秋之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