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香港大公报发表原创文稿世象杂谈 |
分类: 世相漫话 |
在改革开放前的一段非常时期里,由于自主意识长期受压抑,个体意志长期被淡化,普通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难得有表达个人心声、享受简单快乐的自由空间。而今,畅通无阻的互联网,为言路的拓宽、情感的宣泄和娱乐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互动平台,激发了人们的幽默天赋和张扬个性的机会。同时,也把一些严肃的东西戏说化了,把一些高尚的东西庸俗化了,把一些荒诞的东西趣味化了,把一些无聊的东西时尚化了。这就是所谓的“恶搞文化”和“颠覆传统”。
倘若恶搞之风仅仅是在娱乐圈中撒欢,在八卦阵上走马,倒也不必太把它当作一回事儿,因为这种现象不过是夸张逗乐而已,人们已经司空见惯了,喜欢的尽可以继续喜欢,不喜欢的不睬它也就罢了。问题是在商业炒作和社会流布的过程中,这朵“恶之花”已经超越了玩世不恭的娱乐底线,失去了应有的艺术含量。在网络空间中,权威理念和主流价值观不断地被戏侮、被解构、被反讽,由此引发的一个个事件的论争,从博客蔓延到网络,再扩散到平面媒体。在这样的情势下,真善美算什么东西,能抹黑的尽量抹黑,能丑化绝不手软,嘲弄尊严才是超级恶搞,颠覆传统才是最牛的Kuso。
颠覆传统本不是什么坏事,尽管那些目无祖制的人物曾被骂为大逆不道的始作俑者,但人类文明的演进往往是从颠覆传统开始的;颠覆传统也不是什么怪事,尽管那些标新立异的主张曾被视为走火入魔的异端邪说,但改革创新的首议往往是从颠覆传统发端的;颠覆传统却不是什么易事,尽管那些超级恶搞的行为曾被誉为前卫新锐的另类时尚,但这不过是时代长河中激荡一时的泡沫。不可否认,那些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科学发现,无一不与颠覆传统有关,但同样不可否认,也不是所有颠覆传统的行为都能推动历史进步,特别是那些戏谑庄严、欣赏粗鄙、贬损崇高、褒扬庸俗的病态恶搞,不过是空虚颓废、价值扭曲、荣辱倒错、芜杂可哂的历史虚无主义,热闹一时,瞬间即逝,是不可能结出好果子来的。还是那句老话,传统并非不可以颠覆,但你必须能够拿出比传统更好的东西。(文/王兆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