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亲密关系的七大辩证法(《幸福的六道门》第二章 2
(2010-03-08 10:29:35)
标签:
幸福的六道门胡奎胡大诚幸福学杂谈 |
第二节 建构家庭亲密关系的七大辩证法
我们把夫妻关系或情侣关系、父母和子女关系称作亲密关系,亲密关系是我们幸福感的核心来源。亲密关系处好了,我们的生命能量就有了生生不息的源头。通过亲密关系的处理和建构,我们才可能学会处理跟任何其它人的关系。所以这里我们着重围绕如何处理和建构亲密关系,总结提炼出七个辩证法。
亲蜜关系主要是家庭关系。家庭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之本。我们处理一切社会关系的能力,取决于我们处理家庭关系的能力。所以,基于家庭亲蜜关系的这七个辩证法同样适用于任何社会关系。
关系里无对错——是非辩证法
在亲密关系里,往往是没有是非对错的。经常的情况是,你把事情做对了,
却把人做错了;你把道理弄对了,却把关系弄错了。
我们需要彻底地抛弃利益分析算计的思维来衡量和看待亲密关系。因为,在
亲密关系里,没有人是可以被开除的,大家的生命是完全一体的。在关系里,我们的生命都是彼此生命的一部分。我的痛即是他的痛,他的错即是我的错。
每个人的心都象一盏灯。当两个人的关系遇到障碍并且无法挽回的时候,表明两个人的心灯都不够亮,因为只要有一个人的心灯是足够亮的,就可以照亮自己和对方。所谓心灯,就是我们心灵的能量,也就是我们内在的智慧。
所以,当关系遇到问题的时候,重要的不是考问对方的过错,而是看自己存在怎样的问题,把自己的问题看清楚了、处理清楚了,把自己的心灯点亮起来,对方自然就被你照亮了。
换个角度说,当我们看到对方出现问题而又无法自省的时候,这只是说明对方处于迷惘的黑暗之中,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批判与责备,更不应该是抛弃,而是用爱的能量去呼唤对方,用爱的心灯去照亮对方。
我们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他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他的问题折射出我的生命存在什么问题呢?
所以,无论任何情况发生,请相信:
关系里无对错,只有关系本身;
只要你的心灯足够亮,关系中的阴影就会被消除。
我是一切关系的源头——人我辩证法
在你的生命舞台上,你才是那个真正的导演和主演,其他一切人都不过是你吸引和创造出来的演员,他们惟一的任务就是配合你演好你的生命剧本。
也就是说,来到你生命当中的一切人、事、物,本质上都是被你吸引来和创造出来的,他们的出现都是为了帮助你找到并活出那个真正的自我,不管他们以何种面目出现。
换言之,一切关系皆是为了你的幸福而来。仅此而矣。
两个人之所以愿意结成夫妇并能够持续生活在一起,是因为关系能够带给彼此幸福。
我们之所以创造和接纳一种关系,或者愿意活在一种关系里,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因这段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并活出那个真正的自我。
所以,在关系里,我们必须建立起这样的意识:
我是关系的全责者。
我是关系的源头。
这是一种纯粹的全然的无条件的责任意识。只有带着这样的全责意识,我们才能全然地接纳关系中可能发生的一切,并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它。
世界只有一个人——利己与利他辩证法
一切关系本质上都是利己的,而真正的利己和利他往往是合一了。
离开别人,我们不可能找到自己。离开自己,我们也不可能找到别人。
在一切关系里,其实只有一个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彼此的一部分。
实际上,我们还可以说,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人。一切他人皆是自我的化现。
人际关系的一个关键是接纳,只有当我们以欣赏的眼光去接纳他人,才可能迎来关系的和谐。而对他人的接纳源于我们对自己的接纳。当我们懂得欣赏和接纳自己时,我们自然就会懂得欣赏和接纳他人。真正的自我接纳源于正确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当一个人具足了良好的自我价值感时,他的内在将充满自在的和谐的能量,这时候,他自然会懂得与一切他人和谐相处。
我能合于己,即能合于人;我能合于人,人即合于我。
一切付出都会回到自己身上——舍得辩证法
责任是关系之本。在关系里,我们都只能先尽责任,后享受权利;先付出,
后收获,这个因果不能巅倒。如果人人都想着享受权利,而忽略了付出,那么关系持续的基础即不复存在。
不要试图从关系当中拿走什么。在关系当中,本质上只有给予。而给予和收获本质上是一体的,给出多少,即是收获多少。因为人生的轨道是圆的,正如宇宙中所有星体的轨迹是圆的。所以,我们对他人和世界所做的一切,结果最终都回到自己身上。我们对他人和世界的一切付出,最终都会成为自己的福报。
人类的心灵世界居住着一个真理:每个人都愿意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事情上,或者在超越个人的事件上牺牲自己,如果他觉悟到的话。
事实上,人们生存在世界上的目的,就是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充满爱的人,也就是用自己的一生来服务人群。无私之谓大私。大私者无私。
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爱——爱恨辩证法
在关系里,爱有多少,恨可能就有多少。无爱则无恨。有爱就可能有恨。
真正的爱不是依附,不是怜悯,不是施舍,不是交换。当你处在无条件的本
质真我的时候,你就是那份真爱的化身。
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远离真我的,当你远离真我的
时候,那么,爱有多少,恨可能就有多深。就象《神雕侠侣》里的李莫愁,她的一切狠毒仇恨都是因为爱。恨是爱的转移与转化。爱恨情仇通常都是交织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然而,我们需要建立的信念是:一切关系的痛苦都是因为爱。爱是一切关系障碍的解答。所以,不管关系中发生了什么,不管对方做了什么,请相信,他内在的灵魂都是在寻找爱。所以,当对方出现任何迷失时,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让我们内在天使般纯净的爱的能量流出来。惟有爱,才能唤醒和拯救一切迷失的灵魂。
以苦为药——乐与苦辩证法
苦是乐的源头,乐是苦的源头。苦与乐从来都是互相依存的。在关系里,苦
与乐互相转化。
人们许多的受苦,都是因为我们的生命卡在某个关系里。这个时候,与其说
是关系出了问题,不如说是我们自己的生命能量被卡住某个地方。因为所有的苦,其根源往往都是我们内在的我执。我们内在的我执有多少,在关系中的受苦就会有多少。而他人和外境只是激发了我们内在受苦。
幸福的智慧即在于穿越受苦的假相,看到关系当中的一切苦都可能是天赐的良药,一切苦皆是来帮助你发现自己和找到自己,一切苦皆是为了让你得到更深的觉醒。惟有如此,我们才能找到在关系当中化苦为乐的力量。
道义永恒——情与义辩证法
在现代社会,我们看到,许多曾经一起含辛茹苦共同创业的夫妻,在创业成
功、拥有了梦寐以求的财富之后,曾经美好和谐的夫妻感情却淡漠了。
人们的情感是易变的,不稳定的,易受外物和外境的影响。而道义却是不变
的、永恒的。
人类的情感惟有符合道义的标准,才可能带来幸福。离开道义的指引,人们情感就会受到冲动和欲望的支配,因而一定是靠不住的。
什么是义?义者,宜者。所谓义,就是凡事都要有一个适宜的、恰当的尺度和分寸,不能超过一定的规范和原则范围。
我们还可以理解,义其实就是义务,也就是责任。在任何关系当中,首要的是彼此对于彼此的义务和责任。如果我们不能自觉地把对于彼此的义务和责任放在第一位,而是把自己的功利和欲望放在第一位的话,关系就会沦为彼此谋利的工具,不可能获得稳定和持续的生命力。所以,义大于情。义就是天道人伦。
当真情和道义合一的时候,关系才可能具有持续的生命力。
用道义来统帅关系,用真情来维系关系,才能情真义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