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五福临门尚书中国文化孔子幸福观幸福谈杂谈 |
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都希望健康长寿。可是,光有长寿,如果又贫又贱,也无福可言。富,就是衣食无忧,贵,就是受人尊敬,有地位。长寿并且富贵,才可能幸福。可是,寿命再长,富贵再多,如果成天疾病、是非、麻烦不断,不得安宁,也难有幸福可言。所以,还要有第三福——康宁:康,就是无病,宁,就是无灾。无病无灾,长寿和富贵才是真享受。
然而,一个人即使活得再长久,再怎么富贵,如何他死得不好,一生的幸福也要大打折扣。古人认为,幸福人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善终,也就是寿终正寝。所谓寿终正寝,就是活出自己的天年,无痛无苦地死于自家的正室。在古人看来,一个人能够寿终正寝,其一意味着他这一生没有责任上的亏欠,也造下恶业,因而能够心安理得、毫无亏欠地离世,为此生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其二意味着他的来生可以继续得福报。
那么,一个人要想获得长寿、富贵、康宁、善终,根本上靠什么呢?古人认为,靠的就是良好的德性。也就是说,良好的德性是幸福之基,是生命最好的护佑。一个人有了宅心仁厚、乐善好施之德,一生中会有受用不尽的福报。好德能赢来长寿、富贵、康宁和善终。
古人认为,良好的德行是一切快乐和幸福的泉源,“好德”是一切好运和福气的根本。“好德”需要我们不断增植,正如长寿、富贵、康宁随时需要培养一样。假使我们现在不把“好德”的因继续种下去,那么一切享受都会变成非常奢侈的“消费品”,因为没有播种,福报享用完了,必然会堕入贫穷匮乏。
历史上谁能五福临门呢?无论是尧、舜这样的圣王,还是老子、孔子、孟子、范仲淹这样的圣贤人物,皆是五福临门的典范。他们都活出了自己的天寿,都能寿终正寝,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倍受世人的尊敬,并且子孙后代都代代兴旺。他们不求寿而寿,不求富而富,不求贵而贵。他们的仁德世世代代受到人们的景仰,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