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原本都是天使(幸福谈23)

(2009-07-22 07:44:41)
标签:

父母

亲密关系

心灵海

谢文蕙

天使

孤儿情结

教育

   “妈妈不要我了!”

 

关于教育孩子,心灵海集团著名训练师谢文蕙老师也有过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亲身经历:她的女儿出世四个月后,由于她要经常外出讲课,不能再继续给孩子喂奶,于是她决定给孩子断奶。在刚刚断奶后的第二天中午,襁褓中的女儿突然大哭起来,她便去给她喂精心调制的婴儿奶粉,然而女儿却抿着小嘴拼命抵制,哭声更大更猛烈了。在那一刻,谢文蕙心痛地流下了眼泪。她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做“有爱给不出”,那个时候她正是母乳具足的时候,然而她却不能喂给哇哇大哭拼命想要喝奶的女儿。

作为一位资深的心理专家,文蕙老师很明白,此刻的女儿虽然不会说话,但她的意识正在形成本能的恐惧:“啊,不好了,妈妈不给我奶喝了,妈妈不要我了!”她俯下身,把女儿温柔地抱在怀里,亲亲她的小脸蛋,抚摸着她的小手,对着她的眼睛一遍遍地说:“宝宝乖乖,别害怕,妈妈在这里,妈妈爱你,可是妈妈不能再喂宝宝喝奶了,宝宝乖乖听话哦。”就这样,女儿慢慢地平静下来,开始吸吮起营养奶瓶里的乳液。

换作别的妈妈,如果她没有受过良好的心理学训练,偏偏这个时候正好遇到烦心事,在哄了半天孩子还在哇哇哭闹时,她会怎么做呢?可能气急之下一巴掌拍打在摇篮上:“别哭了!烦死人了!真后悔生了你这个劳人的小东西!”这时候,孩子会怎么反应呢?孩儿有可能被吓得真不敢哭了。可是,这会加深孩子的恐惧,这种恐惧会深深地烙在孩子无知的心灵深处,并构成他的潜意识。

 

我们原本都是天使

 

如今,文蕙老师的女儿萱萱已经十岁了。所有看到小萱萱的人们都觉得她是一个天真浪漫无邪的、既充满童趣又聪明懂事的小天使,因为她从小一直被爸爸妈妈饱满的爱所滋润着长大,很少经历被喝斥、打骂或者其它的各种伤害和恐惧。即使是她犯错误的时候,虽然文蕙老师也会对她施以惩罚,比如罚站一会儿,但同时会对她说:“宝贝,你知道妈妈为什么要惩罚你么?因为你犯了错误,妈妈希望你能够记住这个教训。但是,妈妈是爱你的,知道么?”通过这种爱的训导,既让孩子受到教育,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又可以避免造成孩子内心过度的恐惧和负罪感,让孩子很明确地知道自己还是被爸爸妈妈深爱着的宝贝。

天下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父母亲的宝贝,每个孩子其实都是天使。我们原本都应该是小天使。

 

心理垃圾和精神污染

 

可是,在生活中能够象小萱萱这样长大的孩子很少。我们多数人都是在各种各样的心理垃圾和精神污染当中长大的。在我们缺乏基本的是非识别和判断能力的时候,大人的一句喝斥,一个眼神,一个巴掌,都有可能令我们幼小的心灵产生极大的恐惧,非常受伤。

现实生活在中很多父母并不懂得和孩子交流,许多做父母的人并没有受到过心理学的训练,他们只是按照自己成长的经验来教育孩子,通常他们在小时候是怎样对父母对待的,他们就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多数人都是在打、骂中长大的,于是打、骂自然成为他们教育孩子的最常见的方式,这种情况在农村里尤为普遍。许多做父母的人本身就没有什么知识和文化,不懂得和他人交流和说话,当然也不懂得孩子的心理。孩子和这样的父母虽然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可是他们之间缺乏心理上亲密无间的交流,一些孩子甚至一辈子很少得到父亲或母亲的欣赏、表扬、抚摸、拥抱等等,而这些才是他们生命成长的至关重要的养料。与父母亲的这种亲密感的疏离导致许多儿童在心理上形同“孤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