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心文化”运动与泛户外产业

标签:
管理胡奎教育生命幸福杂谈心文化泛户外 |
——2009年2月19日在第三届泛户外产业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胡 奎
幸福管理学院 院长
北京东方生命文化研究所 研究员
北京和君创业管理咨询公司 合伙人
一、心时代的到来——心文化运动和泛户外产业兴起的时代大背景
1、问题——需求——商机
2、30年来社会需求重点的转变:物质需求——精神需求
3、直面“发展综合症”——富而无爱;成功不幸福。
4、时代的困惑:幸福在哪里?
5、幸福——生命——身体+心灵
6、21世纪是心灵导向的世纪,是精神消费的世纪。
7、我所理解的“泛户外精神”
让生命回归自然,让自然融入生活
——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观
——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活观
——天人合一的绿色生命观
二、心时代的产业经济特征
心时代的营销
——对精神需求的满足;
——从简单的感官刺激到真正的打动人心,感动心灵。
——从以利诱人到以情动人。
——从程式化、职业化、技术化的商业服务到义利情并重的心本服务。
——在一切有形的产品和服务背后,是人们对于生活品质和生命品质的追求,对于爱和幸福的需求。
心时代的品牌
——对心智资源的占有
——消费者是感性的,品牌是感性的
——信息爆炸混淆时代的品牌
——物质充沛时代的品牌
——多选择时代的品牌
——右脑世界的品牌
——直觉世界的品牌
——多向度的品牌
三、泛户外运动的几大人群:
1、“新新人类”
2、时尚族。
3、成功人士——以王石、张朝阳为代表。
4、专业人士。比如登山队员、科考队员。
5、普通大众——老大爷;老大妈——老百姓
泛户外精神:
新新人类的生长方式;
时尚群体的生命追求;
成功人士的生存境界;
社会大众的生活样式;
四、中国(文化)特色的泛户外产业
1、泛户外产业的时代意义与历史使命__
2、泛户外指数:社会和谐的重要参数
3、“泛户外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4、泛户外运动和泛户外产业在当代中国的兴起,迎合了以下时代潮流与社会历史趋势:
五、奥林匹克文化:泛户外精神的活水源头
泛户外产业:提供后奥运时代的生活方式与生命哲学
北京奥运会开完了,但奥林匹克主义的文化和精神留下来了,留下北京,留下中国。这是泛户外运动的重要起点,也是泛户外精神的重要源头。
从顾拜旦到萨马兰奇的历任奥林匹克运动领导人,都始终不渝地向人们传达这样的理念: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与其说是体育的,不如说是教育的和文化的。
在萨马兰奇看来,体育和奥林匹克主义是“与广义文化以及各种文化不可分离的、至关重要的方面”,奥林匹克主义是“从更大范围把人及其发展作为目的”。
顾拜旦在《体育颂》开篇所歌咏的:“啊,体育,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体育就是顾拜旦心中的欢乐女神。
从奥林匹克文化看泛户外精神的三大目标:
——人自身发展的和谐。身与心的和谐;灵与肉的和谐。“更快、更高、更强”——颂扬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
——人与社会的和谐。以“互相了解、友谊、团结与公平竞争”为主旨的奥林匹克精神,旨在建立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运动中亲近自然,和谐自我,追求真、善、美,发展德、智、体。
六、结语
回归自然——得大自在
回归真我——得真幸福
泛户外——
让生命回归自然,让自然融入生活
——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观
——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活观
——天人合一的绿色生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