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2025-03-01 10:20:11)
标签:

镇江三鲜

刀鱼

鲥鱼

河豚

分类: 东游西逛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镇江北固山  (续篇)


 

9月15日下午五点钟多点,回到北固山景区入口,未寻到去往山脚鲁肃墓的路径;景区人员说,鲁肃墓在景区内,既然下山了,由景区出口再进,出示下门票。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名将,箭法精良;曾为救孔融,单骑突围向刘备请兵退黄巾军,解孔融之围;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建安十一年(206年),赤壁之战前,太史慈病逝,孙权将其厚葬于北固山。

 

有说:太史慈墓,早已不见;墓前原碑,“孝子建昌都尉太史慈墓”,后为“汉吴将子义太史公之墓”;1872年,修筑城墙时发现,后屡次修治;抗战前,曾修葺一新;建国初,因塌坡埋没,1967年遭破坏;现墓于1985年重建,“东莱太史慈之墓”。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208年,太史慈去世二年后,赤壁大战爆发;三国前期将领、谋士几乎全在这次大战中崭露头角而且扬名,太史慈因其早逝,于三国人物中显得并不非常出名;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让太史慈多活了二年,演义群英会上,太史慈被周瑜任命为监酒,监督赴宴人不许谈军事,并成为周瑜打黄盖的实际执行者,又将太史慈安排于赤壁之战后的合肥一役中大战魏将张辽,被张辽将计就计伏兵袭击,太史慈身中数箭,回营后伤重身亡。

 

《三国演义》“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孔融让梨,《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之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的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一,建安十三年因触怒丞相曹操而被杀。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出身巨富之家,少时与周瑜结为好友,一起投奔孙策,于建安二十二年病逝。

 

有说:鲁肃墓于北固山,由于战乱等,原墓不知所踪;镇江东郊大学山上有鲁肃衣冠冢(原镇江一中,现外国语学校内),大学士山因鲁肃而得名;原有“后汉东吴鲁大夫墓”碑石,解放初期尚存;校园屡经变革,墓及碑石渐次湮没;1993年秋,镇江市文管会为集中三国景点,建墓址于北固山麓;镇江还有说,鲁肃墓在谏壁苦竹村小渎山(今新区大港新竹村),碑为民国初年立。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鲁肃墓,有三处:江苏镇江,湖南岳阳,湖北武汉。

 

湖南省岳阳市鲁肃墓:215年,鲁肃率重兵屯守巴丘(岳阳),岳阳楼最早为鲁肃阅兵台;217年,鲁肃因病卒于任上,鲁肃墓于岳阳楼以东约500米处;岳阳一带自古尊奉鲁肃为“贤人”,旧祀六贤之一;岳州人修了鲁肃墓,并建了鲁肃将军庙(已毁)。

 

湖北省武汉市鲁肃墓:武汉汉阳龟山古称大别山,后因纪念鲁肃改为鲁山,明朝改成如今名字;鲁肃墓原于龟山南麓,1955年修建长江大桥迁至山腰鼎园。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与其兄柳三接同登进士第;暮年及第,喜悦不已,改名柳永;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约皇祐五年(1053年),在润州去世。

 

有说:柳永仕途失意,一生蹉跎困顿,自称“白衣卿相”,一位“浪子才人”;柳永流连烟花陌巷,不被帝王与上层文人领袖接受和容纳。宋仁宗洞晓音律,早年亦颇好其词;但柳永好作艳词,宋仁宗即位后留意儒雅,对此颇为不满;及进士放榜时,宋仁宗引用柳永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另说有人向宋仁宗推荐柳永,宋仁宗回复“且去填词”,自此柳永出入歌馆酒楼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柳词明白如话,回转曲折,深受民间喜爱,脍炙人口,传播广泛,“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明末清初李渔,“柳七词多,堪称曲祖”。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传说:苏轼在翰林院任职时,有个幕士很会唱歌;苏东坡问,“我的词和柳永词相比怎么样”;幕士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岁的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有说:教坊乐工得到新的曲调,必求柳永填词;得柳永词的青楼女子的身价立马提高,“妓者爱其词名,能遗宫换羽,一经品题,身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赠之”;“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也不轻视青楼女子,理解她们的无奈与苦衷,“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柳永将青楼女子当做朋友,挥毫泼墨,有求必应,不计得失;柳永死时,一贫如洗,歌伎感念他的才情,集资为其买衣置棺;出殡之日,满城青楼女子皆出,无一缺席,一片缟素为其送行,场面之大震惊全城;每逢清明节,“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并相沿成习,“吊柳七”或“吊柳会”,一直持续到北宋灭亡、宋室南渡。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柳永墓地有多种说法,且各说均有史籍记载:湖北襄阳说,湖北枣阳说,江苏仪征说。

 

江苏镇江北固山或银山说:北固山,柳永墓;丹徒土山,有柳永墓,土山今改为银山。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有说“宋柳永之墓”:2003年,柳永家乡福建武夷山市为纪念柳永逝世950周年,到镇江举办“柳永魂归故里”活动时留下的;为营造仪式现场氛围,于北固山中峰东麓立碑;福建方面在此取土,名为“柳永墓冢抔土还乡”。

 

《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晚餐在北固山景区附近“有家饭店(解放路店)”:特色秧草烧豚鱼(128元),上汤回炉干,古法虾仁爆鳝背,特色鹅颈,茼蒿鸭丝菜饭,黄酒,米浆。

 

“不食河豚不知鱼味,食了河豚百鱼无味”;河豚,味如“弯丫”(黄颡鱼),罢了。

 


镇江行记:北固山(续)

 

 

二天早上,与镇江出租车司机说起河豚;说河豚鱼汤是精华,喝上一口鲜掉眉毛,拌饭或面都是绝配!

 

春暖花开,镇江扬中“中华河豚之乡”,再尝河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