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迎江寺

标签:
铁锚门额海岛振风塔素菜馆 |
分类: 自顺随笔 |
安庆迎江寺
安庆本地老居民大多作兴(讲究)上午(上昼)到寺庙烧香,以示敬重;寺庙下午,香客少些。
9月10日,天气还不错;午饭后即出发,迎江寺区域转转;逢寺院大殿举办法会,农历七月“地藏月”(“藏月”“孝月”)。
迎江寺,曾名“万佛寺”,位于安庆老城东门外,长江北岸。
有说:北宋年间,僧人涵万,立愿劝募建庙,经过四年努力,于开宝七年(974年)建成;后因战乱,屡遭破坏,屡有修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邑绅阮自华重新募建;明光宗朱常洛,于泰昌元年(1620年)敕名“护国永昌禅寺”;清顺治七年(1650年),敕改“迎江禅寺”;康熙二年(1663年),巡抚张朝珍重修大殿和山门,至此迎江寺方成规模;咸丰十一年(1861年)毁于战火,同治元年(1862年)重建,名“迎江寺”,迎长江而立,曾被誉称为“中江第一刹”。
迎江寺,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振风塔、毗庐殿、藏经楼、法堂、广嗣殿、大士阁等组成。
寺院大门二侧各置铁锚一个,重约三吨,也是迎江寺有别于其他寺庙的独特之处;门口壁上,“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曾经,迎江寺山门楣额之上,还隐约可见清顺治皇帝“敕建迎江禅寺”六字暗影;汉白玉门券,嵌有浮雕四爪神龙。
迎江寺大门匾额“迎江寺”(光绪捌年榖旦),其中“寺”字少了一点;有说有意为之,西太后垂帘听政,光绪皇权少了一点;有说迎江寺是镇水的,所以不要一点水;有说已迎江水,就少了一点;也有说,书法多一笔少一点,情趣罢。
天王殿,正中端坐弥勒佛,二侧分列“四大天王”;背后站韦驮,面对释迦牟尼佛。
大雄宝殿,居中释迦牟尼佛,阿难、迦叶分立二侧;东方净土琉璃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后排供奉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二厢佛台上,供降龙伏虎等十八罗汉。
寺院东南区域,迎江楼素菜馆。
大雄宝殿与毗卢殿之间矗立振风塔。
毗卢殿,供奉毗卢佛,左右侍立大梵、帝释二大天王,佛教护法神;大殿二庑,分列诸天王,也是“天龙八部”成员;殿后悬壁海岛,《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等一百多个人物塑像,海岛下塑有“四海龙王朝观音”。
藏经楼,分为上中下三层;楼下法堂供讲经说法和重大活动之用,中层是西方三圣像,楼上有佛经万余卷;《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附《心经》,迄今500余年历史;清光绪元年(1875年),慈禧太后“妙明圆镜”匾额悬于藏经阁,1929年被火烧毁。
寺院区域,还有慈云阁(熊范专祠)、大士阁、广嗣殿、宜园(放生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