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民富国强?(下)
(演讲完毕,进入互动时间):
主持人:接下来的时间,同学们跟老师可以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互动。
学生提问:当今德法关系、欧盟政治经济将何去何从?
杨佩昌:德法合作是解决欧债危机的关键
提问1:非常感谢杨佩昌老师把第一个机会给了我。今天听了讲座,我对德国有了客观宏观的了解,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德国有丰富的布鲁音乐和哲学思想,能够在面对危机的时候迎刃而解。德国在面对一系列危机的时候,他如何处理好德法关系,德法关系将何去何从,或者欧盟将何去何从,希望老师给我们分析一下。第二个问题,中国和德国有很深经济领域的交流,请问,中国作为德国最大合作伙伴,能不能除了经济领域,更从多元化的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杨佩昌:第一个问题,整个欧债危机,实际上是一场冲突,理念上的冲突。大家注意到,欧债危机当中发生最严重的国家,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都是欧盟边缘性国家,也是南部地区。南部地区国家有一个特点——比较随性,不像德国很严谨。在欧元区里边,当时欧洲有稳定增长公约规定,一个国家政府的债务有一个上限,但是南部国家往往经常突破这个界限。大家知道欧债危机不是经济危机,是由于政府的债务危机引发的一场连锁反应。所以,在危机爆发当中反映出欧盟两大群体理念上的对立:一个是北部地区,德国、荷兰、奥地利这些国家,这些国家是要约束政府的行为,让政府自己搞紧缩才能解决危机。南部地区说要解决很困难,希腊搞游行示威的是公务员,公务员不干,你要缩减我收入不干,要搞危机。所以导致危机越来越蔓延,无法妥协。原来在萨科奇,当时的法国跟德国的理念上还是相对一致的,现在大家知道,奥朗德上台了,他是左翼人士,他基本上希望或者说对政府债务危机进行适当约束的情况下,要刺激经济增长。既然要刺激经济增长,需要钱。但是一旦使用钱就意味着债务规模的扩大,所以法国总统一上台,立马去访问柏林,两者达成妥协,找到一个平衡点。他们是否能找到平衡点,这是解决危机当中一个关键。如果德国和法国真诚合作,危机可能会减弱。
第二个问题,中国和德国除了经贸合作能否深化其他方面的合作,目前为止,中国和德国的合作范围非常广泛。除了政治领域的合作稍微差一点,我想文化交流这方面已经相当深了。中国和德国有些东西不见得要摆在台面宣传,实际上交流的领域非常广泛,而且深度已经超过很多国家。中国和德国这两个国家是经贸关系密不可分,在其他领域也有很深的关系。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政治方面的关系,不可能加强,因为我们之间的差别太大了。希望今后同学们大学毕业之后,有机会到德国走一走,多跟德国同学交流,我想今后会通过同学们的努力上一个新的台阶。
杨佩昌:德国人认为性取向完全是个人自由
提问2:德国换届很频繁,这对国家有多大的影响,如果在中国肯定会天下大乱的,为什么在德国可以实现换届如此频繁,政治依然这么稳定。第二个问题是德国同性恋可以结婚,而且可以领养小孩。您是怎么样看待德国人怎么样对于同性恋问题?
杨佩昌: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总理更换非常普通,不算频繁。因为德国有一个规定,反对党,你要想推翻政府,要有一个建设性不信任案。比如说反对党要推翻政府,必须找到其他党取得多数,经过投票之后,确认已经得到多数了,才能要求总理下台,叫建设性的不信任投票。所以不会说政府一倒台,国家就乱了。阿登纳到勃兰特到之后的一些总统,这些人坐的时间相当长,跟其他国家已经有本质区别了,这个是吸取了魏玛共和国的教训,魏玛共和国当时没有做这方面的规定,所得导致政府走马更替,德国没有这个问题。当然在我们心目中,只要总理政府一更换,好象是天大的事情,不是的,政府的更迭其实也是一种好,好在于他随时不断的调整政策,因为你不能一条路走到黑,当人民发现这个路走的不对,没有人纠正的时候,他会不断的往前走,最后把国家带入深渊。德国说,只要你做的不对的,不好的,要换人来做。所以表面上拐来拐去,其实是沿着直线走的,只是微小调整而已,德国这方面是非常稳定的。
第二个问题,德国人认为性取向完全是个人自由,政府没有权利干涉同性恋还是异性恋。所以这个国家,有一些特别的咖啡厅,会发现两个女的两个男的一起,一开始我觉得不自在,看多了之后,我觉得其实不过如此,慢慢的习惯。德国人认为中国人同性恋是世界上最高的,他说你们中国人住饭店为什么是两男两女住?我们中国人住饭店都是两个男的两个女的一个房间,所以他们觉得中国人同性恋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不过后来经过了解,他们也慢慢了解了,我也做了很多解释工作。我说我们国家一男一女在一起不正常,两个男的两个女的在一起非常正常。
杨佩昌:思想家也可给国家带来大贡献
提问3:德国从历史上以来就可以称为群星璀璨,大师辈出的国度,德国在文艺领域尤其是哲学领域创造的杰出的成就,是否与今天民富国强有一定程度的联系,如果有,这种联系是什么?
杨佩昌:我试着回答一下,有点难。德国是一个出思想家的国度,他出思想家对今天的德国到底有什么影响呢?我举个例子,德国是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意识和忧患意识的民族,他一直在思考。比如二战结束以后到1966年,德国的经济奇迹期间就有一个教授说,我们战后经济的发展,快速增长,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战后的巨大需求,而我们的企业本身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于是这个教授上述德国经济部,德国经济部成立了一个专家小组研究德国企业的核心力问题,在此基础上成了一个德国领导艺术学院,这个学院发展一套模式——卡尔思考模式,核心是以目标位导向的管理模式,这跟德鲁克的目标导向是异曲同工的。大家知道,德鲁克是哪一个国家的人?美国人,但是他是在奥地利出生的日尔曼人,他在德国上完了大学,然后移民去的美国。德国的这种管理思想,影响到企业,所以德国企业的管理在无声之中听有声。德国的管理好象没有多少精彩的地方,但是处处透露出它的精彩。比如说德国企业员工的忠诚度在世界上是非常高的,德国很多企业尽管是家族企业,但是是现代管理制。用现代制度管理企业,做到员工非常忠诚,和他的管理思想有很大关系,这个管理思想不是一天造成的,是历史上形成的,这就是德国的一些思想家,哲学家给这个国家所做的一些贡献。这是我用小例子回答你的问题。
学生提问:德国监管体制透明有效 我国能否引进?
杨佩昌:德国政府动态监督 企业作假代价大
提问4:感谢杨佩昌教授给我这个机会,刚才提到食品安全的问题,现在我们国家对食品安全这一块做得不是很好,大家都知道。我想问,德国食品安全的监管是非常到位的,作为一个相对小一点的国家,我们国家如果引进这样的监管机制,会不会在成本上有很大的问题,希望杨教授从监管机制角度上谈一下这个问题,谢谢。
杨佩昌:我们的食品还是可以吃的,可以增强免疫力。我们可以去德国吃他们的食品,但是德国人不能来吃我们的,这是我们的优势。
德国可以做到的主要原因是监管体制,他的监管体制是从源头开始的,也就是说食品生产、加工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动态监督,这个动态监督不是每天派个人监督你,而是要求你定时提供相应的数据,主动提供相应数据,你的产品用了什么东西,你告诉我。但是我一般不查,如果一旦根据你报的东西不符合,企业马上就完蛋。动态监督不是一帮监管人跑到厂里察看,不是这样的,他让你主动报,报了之后,他们很难抽查一次。德国人是一个很自觉的民族,他们不会在这方面作假,作假成本太大,有可能让企业一下就完蛋。所有,德国人监管标准都比较透明,也比较严格,让每一个人都知道,哪一步是有危险的,这是每一个加工企业都非常清晰的。政府监管是透明的,到位的,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就是法院。如果出现问题,只要食品方面出现问题,等待的将是长期的监禁,这是一点疑问都没有的。不像有些国家,如果你有关系,你可以缩短刑期,在德国不行的。你再有多少关系,有多少钱都没有用,只要进入法院,这个法官谁都不认的。由于司法公正,人人对司法有信心,所以有问题,首先会找司法,不会去找政府。所以德国多年没有出现过任何一次上访,我在德国这么多年,没有听说上访,上访找谁?找政府官员,政府官员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国家,不开心,可以上报纸说,上互联网说,只要不宣传纳粹,不宣传暴力,这就是底线,其他方面没有什么问题。
(转载完。谢谢凤凰网,谢谢杨佩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