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2012-05-10 12:49:56)
标签:

杂谈

休闲

分类: 15.龙年回国行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这次回国每次去茶乡都会买些当地的好茶,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太平喉魁,祁门红茶,黄山贡菊,云南唐望的银针等,还有自己从德国带过去的非洲国宝茶,印度大吉岭红茶。

进山打开行李,半箱子是茶叶。


学校有一个茶室,我和李白把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让学校买了新的茶具,我和李白拿出自己的茶叶在古琴的伴奏下慢慢的品尝,李白的茶叶都是武当山的茶叶,道茶,微苦,但是回甘,满口淡香。

李白的茶叶很多,但是茶叶知识很单薄。我就顺路讲了讲世界茶叶的历史,品种,等级,汤色,口感等。

李白兴奋不已,开始邀请不同的人来喝茶,我刚好有一件蓝布旗袍,于是就开始茶道展示。每次茶道,李白都会拍摄录像,对于我说的话都认真地研究,她说,你离开武当山之后,我要把茶道表演坚持下去,我要了解所有的茶叶知识。

 

李白说,在这个学校的学生,有一个通病,交流障碍。西方人喜欢中国文化,热爱太极总归还是少数,这些人的精神领域都非常丰富,但是没有适当的交流渠道,所以大家只会表面善意的问好,没有机会打开自己的心扉,说心里的话。

茶道是打开心扉的一条路,听不同的故事,学习每个人身上的所长,补自己的不足。


于是我在做茶道的时候,非常注意和大家的互动,每个人做自我介绍,讲对中国的看法,为什么喜欢太极,本来定好的1个小时的茶道,经常到了3个小时还没有结束。

 

每次吃完晚饭我都会去紫霄宫散步,在宫殿门口有个小卖店,经常去和一个当地女子小兰(32岁)聊天,她去年得了脑血栓,现在一只手不能动弹,找钱拿东西都只能用一只手,我会帮她照看一下生意,拿拿东西。

这一日两个老外过来买水,他们还想买葡萄干,我用英语和他们交流,可以买山里的野猕猴桃干。他们很意外,你怎么说这么流利的英语。我说,我也是游客,偶尔来坐坐。他们问女孩的手,我讲了一下小兰的情况。


两个老外来自挪威,都是医生,而且是针灸医生。其中一个医生瑞克说,我带着针,你问问她是否需要治疗,我可以现在就帮助她。

我很意外,万一是江湖郎中怎么办?我问了一下,小兰很愿意。于是他们就开始了治疗。治疗后瑞克还教了她几种运动方法,还主动说,明天还可以来为她继续治疗。

在两次治疗后,小兰的手稍稍有些温度,手指能够移动了。

我邀请他们来学校参加茶道展示,听他们讲行医的经历。我们约好,明年再聚武当山。

 

 

大家都很意外我丰富的茶叶知识,不仅仅是中国的茶叶,还有世界各地的茶叶。这几年茶店也没有白开,原来是职业,现在是爱好了。

太极本来是我的爱好,说不定将来就成职业了。

 

每个星期学校都会组织爬山,去附近的山谷里看茶园,有些时候帮助茶农采茶。说实话,我还真不知道武当山产茶叶,但是当我看到八仙观山脉中的茶园,还是惊呆了。

在武当山现存九宫八观最早的道观——八仙观(建造于元代)周围,是层层叠叠的弯弯曲曲的茶园,远看如水波纹。我去的这个季节正是野杜鹃盛开时节,红色绿色相映,分外美丽。


武当山八仙观村地处武当山脉中段,海拔在6001200米之间。其地深幽,聚气藏风,冬暖夏凉,素有云雾山村之称,在深山峡谷、悬崖峭壁间,生长着许多原始的野生茶树。

据有关史书记载,古时植茶、制茶、饮茶在道观寺庙风行,于是出现历代名山大川道观寺庙出名茶的现象。如碧螺春、武夷岩茶、武当道茶等就出自名山道观寺庙。


由于历史的沧桑,武当茶树在解放前夕,除深山中野生的茶树外,树龄上百年的家植茶树所剩不多,武当道茶的制作工艺则也隐藏于道人或武当山民间。

1984年,湖北省茶叶协会组织专家学者来武当山八仙观等村,通过对八仙观村的土壤、气候、茶叶内质等进行考察论证,八仙观村土地属宜茶土壤,加之海拔高,植被好,相对湿度大,发展茶叶具有比较好的生态条件。

于是,专家们撰写出了关于建立武当山名茶基地的报告,省地市决定在武当山八仙观村等建立名茶基地。现已兴建茶园3000多亩,成为十堰市农业局有机道茶生产示范基地,被农业部授予中国道茶文化之乡


这里的茶叶全天然,无污染,施加有机肥料,还有很多太阳能的杀虫设备,我都是第一次看见。

 

但是有一个遗憾,茶叶太贵,2012年的春季武当针井1500克要在2300元,再好一些武当银剑都要在3000元以上。但是知道这是绿色无污染的,也买了一些。

碰巧去看望王道医,就把武当的茶叶全部留给了王道医,然后跑回来喝李白的道茶。


我们附近有山泉水,跑去打山泉,泡道家仙茶,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离开武当山之前,把茶道的程序详细的告诉李白,把很多茶叶留给她,还监督她做了一次茶道,很专业,非常受欢迎,刚刚收到学校的邮件,说李白办茶道兴致勃勃,风生水起。


中国的茶文化在武当山,由一个东欧的老奶奶在传承。

同时知道小秀在法兰克福的博物馆里做茶道表演,坐无虚席,超级成功。


听了,我很欣慰,如道茶润喉,甘甜在心。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八仙观的茶山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河流般弯弯曲曲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一抹红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野杜鹃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明艳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采茶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太阳能杀虫设备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大叶用来做乌龙茶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山里的民居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蚕豆开花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宁静小院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很多人问我这个是干什么用的,我到现在也没有弄明白。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菜地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大葱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出门就是菜地茶园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采茶了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弯弯曲曲的茶园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道姑与茶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准备茶道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清茶流动

武当纪行4--仙山问茶
敬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