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叶梅的微博
叶梅的微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59
  • 关注人气:1,9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舌尖上的楚雄(2)

(2013-04-12 21:28:57)
标签:

饭菜

民族文化

西游记

美食

 

                    舌尖上的楚雄(2)

 

点菜的女作家秦迩殊后来从网上告诉我说:“知道北京人怕辣,但是到了楚雄,难道点一些寡淡无味的四不像的菜品来吃吗?叶老师很勇敢,开始犹豫着怕不能吃虫子,还是点了。彝族菜品里不可或缺的除了羊肉,还有昆虫,食材很多,只是想让你品尝不同的东西,即便暂时吃不惯,细细品咂下来,却有别样滋味,也能记住楚雄。”看来迩殊的好意和她的文字一样,都是有讲究的。

实际上,这些饭菜都是楚雄人爱吃的家常饭菜,很经饿,但晚饭总归是要吃的,当地的作家李咏头年上过鲁院,鲁院分配让我与他和另外几位作家联系,所谓弟子。弟子知道我不喝酒,只叫了他的一位同事作陪,说去吃菌子。那人看去比他老成但善谈,是贵州人,当兵后转业在此,娶了楚雄的媳妇。几人围坐,桌子中间是一个凹下去的火锅,半锅鸡汤,说也可以是鸽子汤,但我表示鸽子是不能吃的。汤浓而白,放进牛肝菌、羊肚菌,煮过四十分钟之后汤水翻滚,如盛开的朵朵梨花。李咏说这样煮过的菌子才能吃,否则容易中毒。桌上另有一盘坚硬如铁的蚕豆,一盘瓜子,似为磨牙。浓汤开锅,连同菌子盛在碗里,入口即化,鲜美无比。

按理是应喝酒的,但我一直不善酒,弟子开车也不能饮,只有那位善谈的男士独要了一杯当地的泡酒,红褐色像葡萄酒,但却是苞谷酒泡的玫瑰,颜色诱人。我听李咏与这位早已定居云南的贵州人说了许多当地的民情家事,也成了这顿饭的味道。闲聊到楚雄的方言,在他们的话里动不动就有:“鬼冒火”,“别把我的火眦出来”,“恼火得很”这些话,楚雄是爱吃辣的地方,这些方言句句火气都挺旺,但意思各有区别,用在不同的地方,甚至有时含赞美之义。十里不同乡,百里不同音,桌上说得有趣,又拿云贵川做了一番比较,中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语言实在太丰富,而且民间创造层出不穷,俯拾皆是,看来写作者真是应该老实低下头去,以生活为老师才是。

次日上午是与当地几十位作者交流,楚雄州素有崇尚文化的传统,如今全州有中国作协会员8人,省作协会员79人,更有不断出现的新人带着锐气和灵秀走进文学队伍,蔚为壮观。快近中午交流结束,主持人胡性能说还要与当地几位老作家会一会,便随他去到街上一家不大的酒楼,一位留着胡须的先生和几位已端坐在桌旁,听介绍方知这位说话豪爽,留胡须的先生尊姓大名为马旷源,是一位被称为“文章旷源波澜阔”的回族作家,著有《〈西游记〉考证》、《回族文化论集》、《雁峰书话》、长篇小说《忘川之恋》,散文集《飞海寨》、诗集《边城风云》等。

坐下来便听马先生招呼上菜,这家酒楼却是专营野味,接连上来的均是野猪肉,野麂子肉,野鸡肉之类,烧烤炖炒,色泽红酱,也看不出端底。我心生疑惑,想哪些是应受保护动物呢?曾受京城名编章仲鄂老师的夫人高桦介绍加入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高老师热爱此项事业,不时策划一些相关写作,我已深受感染。于是这顿饭我吃得小心,大半吃了盘中的青菜,菜却也是不太叫得出名字,味道带着田野的青涩,或许也是以野的吧。吃着吃着,马先生唱起歌来,他本是云南腾冲的回族人,但来到楚雄已是多年,大家都称马先生性情中人,爱楚雄爱民族文化溢于言表,这会儿唱的是当地的彝族踏歌,又情不自禁在桌边跺起脚来,以筷敲碟,似击鼓而歌,并将圆桌当作了火塘,脚跺得嘭嘭响,果然性情之人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舌尖上的楚雄
后一篇:舌尖上的楚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