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军(连载·202)

(2008-10-11 10:09:44)
标签:

湘军

连载

202

文化

分类: 湘军

湘军(连载·202)

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202

     李世贤于3月份打败左宗棠的进攻以后,于4月初率部从婺源向西南推进,攻打乐平。左宗棠率部在甲路迎战,前锋陷入太平军的埋伏,又吃了败仗。

    李世贤的部队占据了乐平东北五十里处的涌山沿沟,左宗棠在这里扳回一局,将太平军击败,得以保全部队,连夜撤回景德镇。

    曾国藩见太平军两路大军深入江西,影响绵延几百里,便派陈大富率部驻扎景德镇,腾出左宗棠的新楚军四处攻战。左宗棠率部向西南湖区挺进,奔向鄱阳。

    4月9日,李世贤率领几万兵力攻打景德镇,陈大富率领四千人防守。李世贤自南陵一战后,对陈大富恨之入骨,发誓要除掉这个死对头。

    李世贤想出一条计策,令精锐部队全部埋伏在牛角岭、柳家湾和回龙岭等处,自己率领诱敌之兵,从镇南的双凤桥奔向李村。

    陈大富果然上钩,领兵从城内出击。李世贤佯装败退。陈大富率部追击,跃马争先,参将田应科等随后跟进。

    突然,李世贤率部从镇东包抄出击,伏兵一起杀出。陈大富挺矛死拼,被炮弹击中左胸,鲜血淋漓,裹伤后继续鏖战。

    李世贤派出另一支部队,从小路来到陈大富军营,焚毁营垒。

    陈大富见营中火起,下马向北方叩首,说道:“为臣尽力了!”

    然后跳进李村河而死。参将田应科也跟着战死。

    这一仗,太平军还击毙清军游击萧传科和胡占鳌,都司胡凤雝、熊定邦和吴定魁,以及千总罗廷材等人。

    清廷赠给陈大富提督官衔和“威肃”谥号,在南陵修建专祠纪念,他的部属战死者一并附祀。

    陈大富以前孤军驻扎南陵,名气很大,自从调出防地之后,频繁转移军营,曾国藩没有派他去攻击太平军。他调防景德镇只有十天,就死在太平军的攻击下。在安徽和浙江的将领中,像陈大富这样的人,已经算得上能征善战的将才,但他们的攻防能力,仍然比不上张运兰这些湘军将领。太平军总是避开湘军,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曾国藩所在的祁门,仍然处在太平军的包围之中。但是,太平军到达距湘军大营二十里的地方,就会自行退走,这是因为湘军勇猛,已经有了名声,而名声则是强大的战斗力造就的。

    鄱阳的太平军向东进军,与左宗棠的部队在金鱼桥遭遇。太平军将左宗棠军三面包围,截断了退向景德镇的道路。

    曾国藩现在无法指望江西的粮台景德镇转运军饷。他原来指望水师炮船可以从这里护送军饷到祁门,以为这是万全之策,到这时才知道,这个计划是不切实际的,关键是无法保住景德镇。

    左宗棠见景德镇失守,决定占据有利的位置与太平军争夺,于4月10日率部转移到乐平。李世贤侦察到左宗棠部的去向后,留下部队防守景德镇,亲自领兵南下,攻打乐平。

    曾国藩为部队的粮食发愁,决定接受谋士们的劝告,准备攻打徽州。他于4月11日亲自率领祁门的部队进入休宁,征调黟县的城防军前来会师。

    4月14日,曾国藩湘军进攻徽州,时逢大雨,军械大多散失,部队无法攻城。

    同一天,李世贤的部队到达桃岭。

    4月15日,曾国藩率部退回休宁。

    同一天,左宗棠的部队在马家桥与李世贤部遭遇,左宗棠挥师直击,将太平军击退。4月17日,在桃岭再战,又将太平军击退。

    湘军水师在湖北对太平军发起了反攻,彭玉麟和金国琛率部于4月18日攻克孝感,太平军放弃云梦和应城,撤到黄陂,湘军进占黄安,麻城解围。

    陈玉成认为,他的部队在湖北进行的攻击,已经迫使湘军从安徽将一部分兵力调到湖北,围攻安庆的湘军应该已经动摇。如果他回师一击,必然能给安庆解围。于是,他留下部队防守德安,自己率领主力撤回安徽宿松。

    4月19日,曾国藩湘军再次向徽州进军。

    同一天,左宗棠将李世贤的部队追赶到龙珠,罗近秋在战斗中阵亡。左宗棠料定太平军一定会逼近平乐城,而城墙久已坍废,起不了防御的作用,便下令傍靠城的东南部挖掘十多里的外濠,引水塞堰,阻挡太平军的骑兵,又命令乡团部队进城防守,作为疑兵,让太平军误以为湘军主力就在城内。

    4月21日,徽州太平军出兵夜袭,曾国藩的部队受到惊扰,八营湘军溃败。

    4月22日,曾国藩命令各路部队返回自己原来的驻地,他自己留驻休宁,誓死防守。将领们劝他不要这样,他固执己见,还写好遗嘱,寄往湘乡家中。

    曾国荃从安庆送来几千石大米,并流着泪给大哥写信,劝他不要死守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应该到长江之滨规划全局。曾国藩长叹一声,决定接受这个忠告。

    后人推测,如果曾国藩不接受四弟的这个劝告,死守在祁门山林内,也许就会死在太平军的刀下,湘军能否战胜太平军,便是一个疑问了。

    王定安在《湘军记》中说,他曾听到曾国藩自己谈起去留祁门的得失。曾国藩说,他在率领湘军征战之初,遭到太平军攻击,遇到危险时,便有求死之心。自从离开祁门之后,才知道徒死无益,苟且活下来,才能有后来的大功。王定安因此而感叹说,曾国藩身处祁门,则诸事不顺,一到安庆,就事事顺遂。一个人所处的位置,竟能决定他的成败。存亡之机,间不容发,足以令人深省。

    4月22日这一天,李世贤的大军逼近平乐城边,摆开阵势,部队纵横十多里,旌旗招展,遮蔽山谷。左宗棠率部呆在城外,从容不迫,军士们直立在外濠边,寂静无声。等到太平军逼近,突然开火,每发必中。两军相持到夜晚,太平军疲惫不堪。

    陈玉成在返回安徽途中,发现他对湖北的攻击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湘军仍在加大对安庆的攻击力度。陈玉成只好分兵回攻蕲州、蕲水、黄梅和广济,以声援安庆。

    4月22日,从湖北撤回安徽的陈玉成主力到达太湖,多隆阿派兵阻挡,作战不利。众将领说:“快调大部队阻截吧。”

    多隆阿说:“贼寇新胜,士气旺盛,他们不来攻打我军,我们却去逼他们作战,那么贼寇一定会十分愤怒,把我军打败。”他命令部队都返回大营,防备太平军进攻。太平军也急行军奔入安庆。

    陈玉成的部队经过太湖时,胡林翼在城内稳坐泰山。

    有人劝告说:“湖北巡抚何苦到邻省的一个小县城来受罪呢?”

    胡林翼答道:“帅府所在的地方,就是巡抚的衙门。潜山和太湖这两座城市,是我军经过多次作战才得到的。我在这里居守了一两年,也不害怕贼寇,贼寇竟然也不来。”

    4月23日,李世贤出动所有部队,攻打平乐城西部。左宗棠调动全部兵力迎战。刘典所部迎击中路,王开化所部出南门迎击左路,王开琳所部迎击右路。将士们跃过濠沟,大声喊杀,太平军抵挡不住,回身逃跑。湘军追赶到高桥的小溪边,太平军人马互相践踏,尸体枕藉。李世贤易装逃跑,率领残部从婺源奔向广信和玉山。

    这一仗打下来,左宗棠和他的新楚军名声大震。文宗下诏,提拔左宗棠为三品京堂,改襄办军务为帮办军务。

    4月24日,李世贤的部队攻占浙江西部边界城市常山,联合太平天国的三位王爷进入江山境内,分兵南下,攻打处州。李世贤自己率领主力向东北挺进,从严州擦边而过,转而南下,于4月26日攻占龙游,继续东进,经过汤溪,攻打金华。

    陈玉成的部队于4月27日进入集贤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