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连载·183)
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183
太平军在年初攻打浙江,是为了牵制江苏的清军。李秀成在攻占苏州以后,决定挥师南下,攻占浙江。这时他已摧毁清军江南大营,没有后顾之忧,只是为了拥有两块连成一片的占领地。
太平军于6月15日从苏州南下,攻占浙江嘉兴,清廷官府再次陷入恐慌。王有龄命令张玉良收集残兵一万二千名,想把嘉兴夺回。
6月26日,杨辅清率领十万兵力,从宜兴、溧阳和太湖进兵,攻占长兴,围攻浙江北部重镇湖州。赵景贤只见城外火光冲天,刁斗声不绝。他并不惊慌,下令闭城坚守。
萧翰庆的湘军已到安徽南部,既然浙江巡抚拒绝湘军增援,张芾便留下了这支部队。于是萧翰庆听从张芾调遣,攻克旌德、石埭、太平和广德。
萧翰庆攻克安徽南部的几座城市之后,分派韦志俊的部队原地驻扎。但是,他听说湖口被围,在籍道员赵景贤正在竭力防守,于心不忍,便带兵过去增援。部队从石埭在太平军占领区转战五百里,赶到距湖口二十里的虹星桥。杨辅清的主力赶到,将湘军重重包围。萧翰庆率部力战,因战马摔倒,死在乱军之中。部将李楚才突围进入湖州,与赵景贤一起,收集三千多名散兵,湖州兵力稍为增强。
这时太平军已包围湖州五座城门,赵景贤率队开北门出战,血战几昼夜,斩杀众多太平军。杨辅清下令撤围。清廷下旨,将赵景贤以道员记名简用。
一个月后,赵景贤听说张玉良率部攻打嘉兴,便出兵南浔,进攻吴江的平望镇,攻破太平军的十几座壁垒,驻扎防守。他还想立刻攻克苏州,立下不世之功。但是,陈玉成所部忽然从太湖向湖州推进,赵景贤连忙回兵救援,被陈玉成部击溃。太平军夺回平望,进攻南浔镇。赵景贤召集民兵,将陈玉成部击退。
曾国藩这时急需人才,想起了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于6月29日上奏,请调这位干才,由他差遣。
曾国藩在奏本还说,自古以来,要镇压长江以南的造反军队,必须占据长江上游,取得高屋建瓴的形势。自从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占金陵,向荣与和春都是从东面进攻,本意是打算屏蔽江苏和浙江,可是屡次进攻,屡次受挫,至今仍未能攻克金陵,反而失去了苏州和常州。原因并不在于兵力单薄,而是没有占据有利的形势。
现在,清廷要收复苏州和常州,江南的部队要从浙江北进,江北的部队必须从金陵南下。而要收复金陵,则必须先攻克长江北岸的安庆与和州,以及长江南岸的池州和芜湖,才能得到以上制下的形势。
曾国藩说,他所部的一万多人,已经逼近安庆城下,如果撤走,那么各路防御部队都会后退,军气就会衰颓,而太平军的气势就旺盛起来。那时不但湖北边界难以保住,就连安徽北部袁甲三和翁同书的各路部队,也会觉得孤立无援。因此,围攻安庆的这支部队,目前关系到淮南的全局,将来就是攻克金陵的根本。所以他认为万万不能撤走。
他说,他奉命暂时统辖两江,必须驻扎在长江南岸,以巩固江苏的人心,声援徽州和宁国。他打算在长江南岸分兵三路:一路从池州进攻芜湖,与杨载福和彭玉麟的水师相连结;一路从祁门向旌德和太湖推进,进图溧阳,与张芾和周天受等人的部队相连结;一路分别防守广信、玉山以至衢州,与张玉良和王有龄等人的部队相连结。
曾国藩说,他函商官文和胡林翼,先带一万人起程,一面派军官回湖南招募勇丁,要到8月份才能到齐,9月份才能出兵。从前在金陵周边的清军大营,以苏州和常州为根本,粮饷军械,源源接济。现在从安徽南部进兵,应以江西为根本。他在6月和7月两个月里,会竭尽全力办理江西、湖北和湖南的防务,等到兵勇陆续到齐,部署逐步完善以后,就会尽力与太平军作战。巩固三省的防务靠着这一点,收复安徽三吴也是靠着这一点。
曾国藩说,现在太平军的气势刚刚兴旺,人心大震,所以只求立足坚定,而不论造反者的势力如何扩张。
文宗览奏,欣然接受他的看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