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连载·121)
(2008-07-11 00:05:14)
标签:
湘军121连载文化 |
分类: 湘军 |
湘军(连载·121)
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121
1856年下半年,江苏战场上的清军和太平军内部相继发生大的变故,对战场局势造成极大的变数。
清军内部的变故,是江南大营的大帅向荣病故。
江南大营东撤到丹阳以后,向荣就得了重病。张国梁召集各位将领商议:“贼寇知道我们的主帅病重,他们又刚刚打了胜仗,一定非常骄傲,放松了警惕。我军乘机出击,必然会将他们打败。”
将领们都认为有理。于是,张国梁派张玉良和虎坤元率领骑兵和步兵首先攻击五里牌,焚烧太平军的寨栅,然后渡河到达黄庄桥,攻克太平军的炮台。
清军将领秦如虎从定埠渡到南岸,堵住太平军的道路,虎嵩林和明安泰的部队设下埋伏,张国梁本人和福兴率领主力扑向太平军营垒,纵火鏖战,打败太平军。接着,清军争夺和定桥,攻击凤凰冈,太平军不战而退。清军追赶到黄土桥,斩杀几千名太平军,将丹阳城外的太平军壁垒全部扫清。
张国梁已经官居漳州镇总兵,这次因战功而得到提督职衔,文宗让他帮办大营军务,总统江南的各路清军。
8月份,向荣的病有了起色,谋士们劝他将大营撤到东南方向的常州和苏州一带。向荣叹息道:“我病了,不能向金陵推进,有什么脸面再向南撤啊。老夫就死在这里了!”
于是,他将军事交付给张国梁,说:“你的才能足以对付贼寇,我死了有什么可遗憾的?只是辜负了朝廷的恩典。”
向荣托付了身后事,咽下最后一口气。享年六十四岁。
向荣的死,对于清廷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这个四川人从1850年就到广西对付太平军起义,当时清军将帅大多数不懂军事,向荣是清军四川籍宿将杨遇春的旧部,胸有韬略,清廷对他十分倚重。太平军围攻桂林、长沙和武昌,向荣都率部跟随而至,援助守军。直到太平军攻占金陵,向荣在这座防守坚固的城市下屯驻四年,日夜与太平军作战,还分兵增援上海和镇江,以及江北和安徽南部的诸多郡县。金陵附近的丹阳、溧水、溧阳、高淳和句容等城市,向荣与太平军反复争夺,往来奔命。
向荣的死对于太平天国是一大喜事,天京的官员们举杯同庆。江苏和浙江的清廷官府则十分恐慌。
文宗委任江南提督和春为钦差大臣。和春从庐州移驻丹阳,统领江南清军。在他到来之前,由两江总督怡良暂时代理。
张国梁率部摧毁太平军在丹阳城外的所有壁垒之后,还想再向天京推进。太平军撤退到丹阳以南五十里处的金坛,张国梁派虎嵩林带兵渡河,将太平军击退。
恰在这时,清军的一支援军开进了江苏西南角。向荣生前从安徽调来的徐州镇总兵傅振邦,于9月份率部攻克东坝,然后西进四十里,攻克高淳,又北上一百里,攻打溧水,向金陵逼近。张国梁趁势领兵攻克宝堰黄茅庄,进驻句容。
前一篇:曾国藩为何对贪官劣吏用重典?
后一篇:湘军(连载·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