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编左宗棠年谱(1834-1836)

(2008-04-25 15:56:47)
标签:

新编左宗棠年谱

之六

文化

分类: 左宗棠年谱

新编左宗棠年谱(1834-1836)

编纂/王纪卿 姜婕

 

1834年,道光十四年,甲午,22岁

    左宗棠住在妻子娘家,因为不能自食其力而感到羞耻。他向岳母借得西头屋居住,单独开火做饭。这里与他的妻妹夫张声玠的住宅只隔一个院落。左张二人既是连襟,又同试礼部,同是落第而归,关系融洽。

    两人都在外打工谋生,每到腊月回家,把酒对饮,切磋学问,评论文章,或者谈论应该办理哪些时务。两人谈笑风生,兴致勃勃。

    旧历年末(十二月),次女左孝琪出生。

    【文献】

    ▲《文集·亡妻周夫人墓志铭》:逾年,长女生。余居妇家,耻不能自食。乞外姑西头屋别爨以居。

    ▲《文集·张叔容墓碣》:父声玠,字玉夫,先余一年举于乡,同试礼部,同放归乡,相得甚欢。玉夫之配茹馨夫人,余妻弟也。余与玉夫时皆贫甚,同居周氏桂在堂西,两宅中隔一院。两人旅食于外,每腊归,辄设茗酒相温,出箧中文共评之。或道时务所宜为者,谐谑间作,酣嬉跌宕,兴甚豪渐。顾玉夫所生三儿,已参差绕坐矣。

    ▲《文集·卷一·慈云阁诗钞序目》:左孝琪,字静斋,以疾未适人。著《猗兰室诗草》古近体共七十九首。

 

1835年,道光十五年,乙未,23岁

    左宗棠再次到北京应试。这一次,身任同考官的江苏上元人温葆琛看中了左宗棠的试卷,便向总裁推荐。总裁非常欣赏左宗棠的文章,对他试卷的评语是:“立言有体,不蔓不枝。次畅。三顺。诗妥。二场尤为出色。”

    左宗棠被初步选取为第十五名,没料到将要揭晓时,湖南的录取名额超出一名,就将他的试卷撤下了,而改中湖北一人,左宗棠只被取为“誊录”。温葆琛为左宗棠力争,终究落空。

    誊录一职就是缮写员,相当于文书,也就是抄书匠。如果工作勤奋,朝廷看在辛劳的份上,一般会给个县令当当。左宗棠心高气傲,不甘屈就誊录一职,决定再在会试中拼搏一次。

    左宗棠在南归途中,遇到汉水暴涨,只得从樊城雇船返回长沙。

    【文献】

    ▲ 左孝同《先考事略》:户部侍郎上元温公葆琛,以翰林院侍讲为同考官,得府君卷,极力呈荐。总裁亦及赏之,评为“立言有体”。已取中第十五名,临揭晓,以湖南溢中一名,因撤府君卷,易中湖北一人。府君仅取誊录。

    ▲《诗集·二十九岁自题小像诗》:聊欲弦歌甘小僻。自注:史馆誊录,积劳得叙,例与一令,则当时以史馆注籍也。

    ▲《书牍·卷九·丁卯与曾沅浦中丞书》:得手书,具审汉水泛滥,狮口溃裂失故道者三百余里。弟于道光十五年过此时,即遇此灾。船从摇头沟过,篙插屋脊。自樊城抵长沙只行十三日耳。

 

1836年,道光十六年,丙申,24岁

    左宗棠这一年住在周家西楼,开始钻研方舆家的学问。

    他在给贺熙龄的信中说,他当时住在隐山。其实周家住在湘潭辰山,在隐山之麓,所谓住在隐山,只是能够看见隐山而已。

    左宗棠读书之余,与周夫人一起开始编绘全国和各省地图,指出一些图志的弊端,试图较为精确地考证历史地图,并加文字说明。每作一图,则交给夫人加以影绘,经过一年才完成。

    左宗棠写下一副联语,张挂在书房壁上,表达自己的境况和志向: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这副联语写下之后,作者本人觉得“志趣不凡”。在旧版的左宗棠文集中,此联与同治五年所写的一些联语编在一起。当时左宗棠从福建调往西部,书信中附有这副对联。他自己说是写于三十年前,所以推断为此年所作。

    周夫人身体虚弱,子息不繁,担心难以延续左家香火。在周夫人的坚持下,左宗棠纳周夫人的贴身丫环张氏为妾。

    湖南新宁等地爆发蓝正樽起义。

    【文献】

    ▲《书牍·卷一·丙申上贺蔗农先生书》:宗棠现假馆隐山,键居西楼,肇事方舆家言,爰批图乘。窃意古今谈地理者,索象于图,索理于书,两言尽之矣。然而陵谷之变迁,河渠之决塞,支原之远近,疆索之沿革,代不侔也。又土宇有分合,则城治有兴废。于是疆域杂错,攻守势殊。故有古为重险,今为散地;彼为边处,此为腹里者。如此则图不能尽纪也。广轮之度,山川所著也;山川脉络,准望所生也。于是方邪、迂直、高下均于是乎凭之。然而一言东,则东南,东也,东北,东也,果何据以为此郡此县之东乎?既辨其为东南矣,又或以东兼南,以南兼东,或东南各半,始以毫厘,终以千里,果何据而得其东南之数乎?既得东南之数矣,或自某省量至某府,某府量至某县,又自所界之府州县忖之,或饶或减,歧出不定,果何从而这种至是乎?如此则书亦不能尽告也,亦不能尽信也。宗棠不揣,窃自思维,因为欲知往古形似,当先据目前可据之图籍,先成一图。然后辨今之某地,即先朝之某地;又溯而上之,以至经史言地之始。亦犹历家推步之法,必先取近年节令气候,逆而数之,乃为有据。故千岁日至,可坐而定也。欲知方位之实,当先知道里之数。欲知道里之数,当先审水道经由之乡。凡夫行旅舆程之记,村驿关口之名,山冈起伏之迹,参伍错综以审之,直曲围径以准之,以志绳史,以史印志,即未必尽得其实,其失实也亦卦矣。古书流传绝少,贾图李志,恒不多见。诸书引注,除蔡沈、王伯厚、胡身之数家外,类多牵凿。而外间所行诸图,位置乖舛,尤无足观。大率先画疆域大界,稍依各书填载方向,展转增窜,不求其安。譬犹凿趾以适其履,诚不知其不可也。宗棠才识昏陋,讵能办此?又僻处深山,虽稍有书籍,究鲜友朋讨论之益,良用慨然。惧不自克,以为儒者羞。辰下左图右书,以日以夜,拟先作皇舆一图,计程画方,方以百里,别之以色,色以五物,纵横九尺,稍有头绪;俟有其成,分图各省,又析为府,各为之说。再由明而元,而宋,上至禹贡九州。以此图为之本,以诸史为之证,程功浩荡,未卜何如?窃有志焉。不知当否?伏乞夫子不以为不可教诲而卒训之,辨疑解惑,加以督课,小子不敏,未或敢怠。

    ▲ 左孝同《先考事略》:周氏有新楼,公止其上,详阅方舆书,手画其图,易稿则先妣为影绘之,历岁乃成。

    ▲《文集·亡妻周夫人墓志铭》:常时敛衽危坐,读数史,香炉茗椀,意度翛然。每与谈史,遇有未审,夫人随取架上某函某卷视余,十得八九。

    ▲《文集·“身无半亩”一联自跋》:卅年前,作此语以自夸,只今犹往来胸中,试为儿辈诵之,不免慙赧之意。然志趣不妨高也,安得以德薄能少,谓子弟不可学老夫之狂哉!

    ▲ 左孝同《先考事略》:世父早卒,配盛孺人苦节,二子俱殇。仲父年三十四,尚无子。先妣体弱多病,自生妣来归,佐内政谨笃,自将米盐澣纫之事举身任之,不以劳先妣。生不孝宽勋同三人,女孝琳一人,后以孝宽叙官,累封夫人。适孙念谦幼孤失母,抚之成立,光绪庚寅袭侯爵,覃恩赐赠一品夫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