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军(79)

(2007-09-18 12:22:19)
标签:

人文/历史

湘军

1855年

咸丰五年(79)

分类: 湘军
湘军(79)
1855年,咸丰五年
 
79

    清廷派到安徽西北部镇压捻军的袁甲三,由于违规委派和调任宿州的知州,被清廷怪罪罢官。提督武隆额率领部队驻扎在安徽西北部的亳州,总管江苏、河南和安徽三省对于捻军的攻击和防守。

    捻军在1855年的活动更加频繁,张乐行和李兆受这两个名字开始在社会上流传。对于清军而言,淮河一带的防御又成了一个紧迫的问题。

    张乐行在安徽的蒙州和亳州起兵,攻打河南归德,朝廷委派英桂代武隆额统领部队。从此捻军分为五旗,往来驰骋于江苏徐州、安徽宿州、山东曹州与河南归州之间,清军的驻防军无法控制。

    袁甲三以擅长打仗而著称,罢官之前,已被朝廷擢升为副都御史。文宗将他罢免后,更加依靠河南巡抚英桂,屡次催促他向安徽进军。英桂以防守本省边界为托词,徘徊在本省边境,不敢进军,不顾文宗连下严旨,就是不肯跨入安徽境内。

    10月份,李兆受的部队推进到安徽西南部霍山县的攒板冲,被鄢立功的练勇击败,向西北撤退到安徽边界的麻埠。县丞张曜率领清军跟踪追击,在流波疃开战,斩杀李兆庆等一百几十人。

    当时,徽宁池太广兵备道何桂珍率部驻扎在霍山,于11月出兵,重创李兆受的部队。这支捻军无心再战,李兆受与马超江相继投降。

    何桂珍率领三千名饥饿的军士,转战湖北与安徽。投降的捻军增加了吃饭的嘴,粮食供给更加困难。开始每十个人每天能发一斤面粉,接着削减一半,然后再减一半。然而,何桂珍部面对的太平军越来越多,作战更加频繁。

    李兆受对何桂珍的忠诚和勤勉非常感动,尽管挨饿,也不忍遽然背他而去。然而断粮的日子长了,就抱怨何桂珍无法养活他们,心中忿忿不平。

    这时候,马超江被起义军杀死了,李兆受非常生气,责怪官府不能把杀人者抓来斩首,为马超江报仇。他决定自己来办这件事,为马超江设了灵位,召集捻军旧部来凭吊。于是,安徽与河南的清军统帅们都向清廷告状,说李兆受又背叛了朝廷。霍山县令也悬赏一千两银子,来要李兆受的人头。

    李兆受觉得自己的生命得不到保障,便匍伏在何桂珍面前,说他并无反意。何桂珍好言抚慰,才使他稍稍安定下来。

    恰在这时,安徽巡抚写了一封密信给何桂珍,叮嘱他小心剪除叛贼,不要后发制于人。不巧的是,这封密信落到了李兆受手里。

    12月11日,李兆受佯装设置酒宴,招待朋友,暗地里设下埋伏,在英山的小南门杀死何桂珍,同时杀死他的四十七名随从。然后,他召集民众,袭击圩寨,兵力号称几万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湘军(78)
后一篇:湘军(8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