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1855年的江苏战场与安徽战场连成了一片,太平军与清军的绞杀胜负难分。但是,太平军维持了天京溯江而上武昌的通道,阻止了湘军向东部战场的推进,在战略上占据了优势。
2月17日大年初一,清廷的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率部攻占上海,刘丽川于当天弃城突围,在虹桥牺牲。刘丽川的起义军没能站到洪秀全的旗帜下,始终是一个遗憾。而小刀会各帮的内讧,缩短了这次起义的寿命,刘丽川坚持了十八个月,便被清军扑灭。
接着,吉尔杭阿移师围攻镇江。
3月26日,镇江的太平军分兵西行四十里,抵达高资,控制了长江在高资与镇江之间的湾道。太平军前锋向西南推进七十里,袭击句容。
清军将领余万清和虎嵩林往来抵抗。这个余万清,就是在1852年因弃守道州而被朝廷免职的湖南提督,发配到江南大营来效命赎罪的。
4月15日,向荣派德安前往增援,击沉太平军船只,缴获七艘艨艟大船和一百多艘小艇。
在长江北岸,瓜洲的太平军与镇江北固和金山等地的太平军会合,一起向西推进,攻打天京对岸的江浦。清军将领托明阿在九洑洲旁设伏,江南清军则埋伏在七里洲。太平军一到,清军出击,重创太平军,烧毁三百多艘船只。
托明阿亲自率领水师,溯江而上,在天京上游的三山遭到太平军重兵阻击,无法继续推进。
5月13日,向荣派吴全美和李德麟率红单船攻打三山,又派陆师协助,焚烧了太平军的大批船只,缴获拖罟快蟹二十五艘。
5月28日,太平军撤到旁边的江宁镇,被清军击退。5月31日,吴全美等人指挥水师靠岸,军士们跃上堤岸,烧毁木垒哨楼,乘胜上山,火烧太平军军营,江面的太平军木筏全部烧成了灰烬。于是,清军打通了三山的水路。
6月份,邓绍良率部攻克了安徽南部的石埭。
7月份,张国梁在芜湖打了胜仗,乘胜攻克太平,留下部队防守。
8月份,邓绍良率部攻克芜湖,吴全美等人率水师进驻安徽东部边境的长江江面。
太平军占据镇江和瓜洲,为时已久,与天京形成犄角。清军很想拔掉镇江这颗钉子,吉尔阿杭与余万清各自领兵驻扎在镇江城外。向荣率领一万人协助巡抚的军事。巡抚手下的兵力不足一万人,又认为余万清的部队纪律松弛,起不了作用。余万清的部将虎嵩林、周兆熊、胡世斌、李若珠和刘存厚等人,由于半年前攻克上海有功,觉得兵力太少,无法作战,便增募将士,从余万清手下独立,各成一军。
余万清的部队驻扎在镇江城东的京岘山,吉尔阿杭的部队驻扎在小华山,又在黄鹄山和京畿岭修筑壁垒,安置大炮,瞰制城内。
在安徽腹地,福济与和春于11月份率部攻克庐州。李鸿章的团练部队在这次战斗中立下了功劳,文宗将他交军机处记名,将来用作道府官员。
清军在12月份挖通了镇江城外的地道,引发火药,炸塌了十多丈长的一段城墙,清军争先恐后,从地道登城。太平军奋力抵抗,将城墙缺口堵合,又抓住时机,攻打余万清的军营。清军好不容易才将太平军击退。
到这时为止,江北的清军围困瓜洲已有两年,太平军的壁垒横在江边,与镇江隔水相望,保卫着长江通道。江面上帆樯往来,骆绎不绝。太平军多次扬言要集结兵力,袭击扬州,北进中原。托明阿担心太平军北进,便从民间募集资金,在瓜洲北面修筑一道长围栅,于本月完工。
太平军一见北上的路被围栅挡住了,大为震怒,连忙出动水师和陆师,前来争夺围栅。清军奋力抗争,将太平军击退。
杨秀清听说瓜洲军情紧急,派部队过来增援,以精锐部队从龙膊子逼近清军兵营。向荣派张国梁从仙鹤门甘家巷进攻,遇到太平军的大部队。张国梁领兵从太平军背后兜击,黑龙江骑兵包抄到太平军外侧。太平军受到威胁,掉头撤回,被清军击毙一千几百人。
太平军的其他部队悄悄从东阳开到栖霞街,放火烧房。张国梁看见火光,率领部队火速赶去,太平军不敢迎战。张国梁的部队追杀到石埠桥,到江边方才停下。不久,又在观音门打败太平军,斩杀二千多人。太平军残部撤到天京城内。
当时,太平军占领了江苏省内长江北岸的大多数州县,只有天京以北约九十里处的六合县,还在清廷手中。知府温绍原率领守军打退了太平军的多次攻击。
温绍原认为,天京北岸的九洑洲是个军事要地,太平军在这里驻军以后,可以派兵向西推进,攻击安庆和庐州,也可以向东攻击瓜镇和扬州。于是,他派出部将秦怀扬和王家干,率领部队,乘着大雾,偷袭九洑洲。
清军部队越过濠沟深入时,被太平军发觉,遭到抵抗。清军兵少,秦怀扬考虑到没有后援,便打算自裁。王家干连忙阻止,将太平军的火炮放在膝头,填上火药发射。太平军不知这是哪里来的重火力,放弃壁垒撤走。清军攻克了九洑洲的全部石垒。但是因为无兵驻守,随后又被太平军夺回。
从此以后,太平军更加重视九洑洲的防守,使它成为防卫天京的坚强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