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纪卿
王纪卿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020
  • 关注人气:9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军(74)

(2007-09-13 12:06:44)
标签:

人文/历史

湘军

1855年

咸丰五年(74)

分类: 湘军
湘军(74)
1855年,咸丰五年
 

74

    8月和9月,湘军在江西连折两员大将。

    罗泽南的陆师于8月份到达义宁,在梁口与太平军遭遇,将对方击退。太平军在杭口集结,罗泽南带领部队从小路行军,占据鳌头,在义宁县城西北的各个山上连扎营寨。8月28日,太平军分为两翼,向山上进攻,没有得手,失败撤走。

    第二天,罗泽南登山了望城内情况,打算攻城。城内的太平军担心湘军占据有利地形,立刻出城,争夺山头。增援义宁的太平军驻扎在城外的鸡鸣山和凤凰山,与义宁城形成犄角。唐训方率领训字营进逼鸡鸣山下,率队先登。

    湘军飞奔而下,势不可当,太平军惊溃,弃城逃走。训字营乘胜攻克义宁。罗泽南率部进城。

    周宽世在这次战役中作战勇敢,被提拔为都司。

    这几仗下来,罗泽南的部队让太平军折损了六千人。

    8月27日,萧捷三率领内湖水师在鞋山击败太平军。

    8月28日,平江人李元度率部在段家铺打败太平军。

    8月31日,塔齐布在九江城外的军营中呕血而死,享年三十八岁。曾国藩伤心不已。

    曾国藩认识塔齐布的时候,他还只是一名下级武官。曾国藩欣赏他性情恬淡,为人低调,从不炫耀自己的能力。曾国藩也知道他的部队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感触颇深。于是一路保荐,使他很快地升任提督。   

    塔齐布最突出的特点是不怕死。他在左臂上纹了“忠心报国”四个字。每次作战,他都身背长枪,手挟弓箭,令两名军士为他执长矛,牵着马绳竿,跟随左右。他跃马冲入阵中,不许别人护卫,发现有人随从,便反手挥鞭抽打。

    有时他单骑出营,侦察地势,碰到太平军埋伏追逼,便从容掉头迎战,把对手吓退。他多次遭遇奇险,都能化险为夷,太平军说他有神力相助。

    有一次,塔齐布率领小队人马,被太平军大队人马追杀,陷入险境。他一人断后,抵挡追赶的太平军,掩护部队全部返回营地。他单枪匹马陷在太平军的占领地,投宿民舍,老大娘哭着为他端来食物,为他把战马藏匿在稻秸中。第二天,他从容不迫地策马返营,将士们无不佩服他的神勇。

    但他并非只有匹夫之勇,在治军方面动了很多脑筋。他统帅部队,杂用绿营兵与团勇,两者都拼死为他效力。他所得的俸禄赏赐,全部犒赏军士,有时深夜把兵勇叫来絮语家事,亲如父子。有人说他奸猾,其实是粗中有细,用心良苦。

    塔齐布总是为士卒做出表率,勇敢果毅无人能比,因此有资格对部属严加要求。每次出战,发现哪个部将没有消灭十个以上的劲敌,他就鞭打责罚,开除回家。

    但是,湘军的这员大将,在九江城遇上了劲敌,久攻不下,忧愤而死。他的对手林启容,令湘军将士非常敬服。

    塔齐布死后,曾国藩从南康赶到九江,命令周凤山接管这支部队。周凤山用人喜欢论资排辈,调动不了官兵的积极性,从此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就逐渐减弱。

    在继任塔齐布的人选中,彭三元呼声很高。他在军中以勇猛著称,军士对他都很拥戴。但是,曾国藩考虑到周凤山出身行伍,以治军有条不紊而闻名。彭三元只有匹夫之勇,所以让周凤山统领部队。但是曾国藩没有料到,他今后会为这个选择而后悔。

    进入9月份,湘军又有一名将领在江西阵亡。

    9月2日,李元度在湖口的苏官渡打败太平军。

    9月4日,曾国藩命令李元度率领平江营渡过鄱阳湖,与水师夹攻湖口。太平军遭到挫败,撤退到石钟山,坚守炮台。萧捷三率领十七艘炮船急进,超越太平军战船,实行包抄,与围攻石钟山的陆师上下夹击,攻下了石钟山。这时,梅家洲的太平军垒炮齐发,萧捷三被炮弹击中而死。

    南风急吹,船队急驶,陷在太平军壁垒之下,湘军内湖水师损失二十一艘战船。

    曾国藩连忙率领四百人从九江赶到青山,安抚失去统领的内湖水师。他上奏请求罢免五营营官秦国禄等人的官职,急召彭玉麟从湖北前来,率领内湖水师。

    与塔齐布齐名的湘军大将罗泽南,尽管在江西打了不少胜仗,但境况也很糟糕。他马不停蹄地转战各地,江西巡抚却对他时而恭敬,时而傲慢。战事危急时要依靠他,战事缓和下来了便把他当成累赘。曾国藩客居江西,寄人篱下,不能为罗泽南做主。

    塔齐布死后,罗泽南在义宁给曾国藩写信,分析战场的大势。他说,要扫除金陵的太平军,武昌是关键所在。湘军困守江西,犹如坐在瓮中,每天与太平军作战,无助于扭转大局。武昌的地理位置比九江重要百倍。得到了武昌,就可以控制江西和安徽。

    罗泽南说,现在武昌和九江都被太平军长久占据,而崇阳和通城的太平军出没于江西和湖南,两省边界城镇都不得安宁。要想夺取九江,必须从武汉顺流而下,而要想解武昌之围,必须从崇阳和通城进军。

    为今之计,应该派南康水师和九江陆师合力攻下湖口,横踞大江,拦截太平军上下的船只。他请求曾国藩派他率领所部,进军湖北的通城和崇阳,占据长江上游,以攻占武昌,取得高屋建瓴的优势。只有进占了武昌,东南大局才会有转机。

    曾国藩读了他的信,非常赞同他的看法。曾国藩想,攻坚会使部队疲惫不堪,何况塔齐布在世时,也没能攻下九江,现在罗泽南一个人攻打,更是没有指望。还是应该把罗泽南的部队放在能够发挥最大效益的地方。当时湘军刚刚失去塔齐布,曾国藩所能依赖的人,只有一个罗泽南了。

    幕客刘蓉力劝道:“罗军前往湖北,江西的兵力更单薄了,恐怕不能自守啊。”

    曾国藩说:“我当然知道,这支部队去了湖北,我们在这里就更加孤立了。可是,为了收复武昌,维系东南大局,应该这么做啊,我怎能只为自己着想呢?”

    刘蓉说:“既然如此,我也前往湖北,希望有所帮助。”

    罗泽南为了表明决心,单骑返回南康,谒见曾国藩,请求带兵增援湖北。曾国藩采纳了他的建议。罗泽南便率领所部,以及塔齐布的旧部彭三元等人所部,共计五千人,兵分三路,自领中路,刘蓉率领左路,李续宾率领右路,取道义宁,进军通城。

    罗泽南走后,内湖水师失去了陆师的配合,曾国藩便让三十四岁的幕客李元度返回家乡平江招募三千名勇丁,屯驻湖口。

    这两个月里,湖南境内的起义军更加活跃。

    8月份,左宗棠派部队前往湖北蒲圻的羊楼峒攻打太平军,吃了败仗,退回岳州。

    左宗棠又派刘长佑招募一千人,协助王錱攻打东安。

    起义军攻占东安已有三个月,王錱起初只派了八百人去攻打,起义军撤走,城内空虚。王錱的部队驻扎在城北,江忠淑的部队驻扎在城东。

    湘军在城内无故自惊,起义军趁势回头,围攻王錱的军营,击败他的部队。两支湘军都被迫向东南撤退四十里,驻扎在井头圩。

    起义军见湘军撤走,便返回东安城内据守。刘长佑的部队赶到后,湘军声势大振,三支湘军部队一起进攻东安。

    9月11日,起义军放弃东安,兵分两路,一路西进新宁,另一路南下广西全州。刘长佑率部援救新宁,王錱率部向南追杀。起义军转向东北方向,奔赴祁阳,在路途上溃散。

    9月13日,驻扎郴州的起义军向北挺进,分别袭扰兴宁和安仁边境。

    9月23日,起义军攻占永兴,分兵继续北上,于9月24日攻占三百里外的茶陵。永兴起义军派部队在周边袭扰,湘军立刻向茶陵城外集结兵力,省城长沙赶紧备战,如临大敌。

    骆秉章命令湘乡人萧启江招募勇丁,称为“果字营”,独领一军,协助攻打茶陵的起义军。萧启江率领几十名壮士逼近南门,起义军从民房中跃出,挺矛环刺,萧启江擒获几名起义军,其余起义军不敢近身。果字营率先突进,攻克茶陵。

    萧启江年轻时在四川经商,后来弃商读书,博取功名。1853年加入塔齐布的部队。1854年跟随塔齐布攻占岳州,攻克武昌、汉阳、兴国、大冶和蕲州,当上了县丞,又晋升为州同。

    塔齐布死后,湘军急需将才,萧启江崭露头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湘军(73)
后一篇:湘军(75)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