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军(72)

(2007-09-11 13:07:40)
标签:

人文/历史

湘军

1855年

咸丰五年(72)

分类: 湘军
湘军(72)
1855年,咸丰五年
 

72

    从6月到7月,江西的湘军内湖水师和陆师,与太平军在江西北部绞杀,难分胜负。

    湘军内湖水师成立后,太平军也在九江制造战船,全部模仿湘军战船的样式。

    萧捷三的内湖水师渐渐恢复战斗力,为了夺回水上优势,于6月5日主动出击,在马家堰打败太平军,追逐到南康以南四十里的都昌,烧毁太平军的船只一百多艘。

    不久,湖北崇阳和通城的太平军越过省界,向东推进一百多里,攻打江西义宁。知州叶济英率部守城。邓仁坤派出五百名道勇前往义宁增援,全军覆没。

    恰好赣州知府率领两千名勇丁来到南昌,邓仁坤请求巡抚将他们派往义宁,陈启迈却令这支部队防守饶州。

    邓仁坤对巡抚提议说:“江西民众都害怕贼寇,不肯成立民团防守,更有一些跟官府作对的人,认为贼寇到来对他们有利,暗中把贼寇引来。贼寇所到之处,都留下部队驻守。只有义宁人倡议抵抗贼寇,官民同心,众志成城。义宁控制着三省的要冲,如果大人弃而不救,以后怎能责成官员守城,又怎能要求民众举办团练?何况义宁的叶知州曾经援助湘军,还曾派兵增援省城,在省城以西阻击贼寇,大人应该尽全力去救援才是。这样一来,就向其他城市表明了,大人是不会见死不救的。”

    陈启迈不听邓仁坤的话,只派了二百五十人前往义宁。中途遇到太平军,援军溃散。

    不久,罗泽南的部队来到南昌。邓仁坤再三请求巡抚派湘军增援义宁,说:“如果本省已没有部队可派,只有罗将军的部队可用了。”

    陈启迈说,罗泽南的部队虽然善战,却是外省来的客军,应当返回去攻打九江。他与曾国藩关系不和,就连湘军也不肯动用。罗泽南却不见怪,不愿辜负江西人的信赖,再三请战,陈启迈才勉强同意,但又几次改变主意。

    叶济英守了十九天,无法抵挡太平军的攻势,义宁被太平军占领,叶济英战死,上千士民同死,震动了南昌。到了这个地步,陈启迈才把罗泽南的部队派去。邓仁坤连忙为湘军筹措了十万两银子的军饷。

    6月21日,萧捷三的内湖水师开往都昌,向太平军水师寻衅。两军交战,湘军获胜。6月26日,湘军将太平军向北逐赶,到达庐山以东的鞋山。

    7月13日,萧捷三的水师在青山打了个大胜仗,夺得大批船只,包括一艘拖罟船。这艘拖罟船,就是陈辉龙所造,送给曾国藩的。竹林店一仗,湘军溃败,曾国藩从船上跳水,太平军把它缴获去了,现在湘军又把它夺了回来。

    萧捷三乘胜进攻湖口,出师不利。

    到这时为止,湘军内湖水师大大增强了实力,驻扎南康,共有八个营。

    7月26日,塔齐布终于在九江附近的新坝打了一个胜仗。自从湘军围困九江以来,塔齐布已经在九江城外呆了七个月,一直无法攻克九江城。这一仗,多少缓解了他那郁闷的心情。

    这时,陈启迈与曾国藩的矛盾加深,断然断绝湘军的军饷和军火供应。曾国藩不得已,便和德音杭布一起,狠参陈启迈六条罪状,其中最厉害的一条,就是指使李浩伙同其内弟私贩鸦片,牟取暴利。文宗自然要将陈启迈革职。曾国藩的这位同年同乡,由于不肯为湘军提供粮饷,在江西巡抚任上只呆了一年有余。

    文宗下诏,将陈启迈罢免,任命文俊为江西巡抚。

    曾国藩在参劾陈启迈的奏折上,没有提到冲突的实质。曾国藩最关心的问题是,湘军客居异乡,为清廷作战,如果清廷的官府不给吃的,一支武装部队的首领是不会让自己的士卒活活饿死的,难免到百姓那里豪抢强夺。这样一来,湘军就会成为一支没有纪律约束的部队,并且站到百姓的对立面。陈启迈这样做,并不能取得保护地方的效果,其结果是导致湘军在江西有了一些失控的举措,使江西的局面更为混乱。

    湖北方面,文宗于6月14日任命都统西凌阿为钦差大臣,命令他率部进攻德安。官文从汉水上行到襄阳,又乘炮船从汉水而下,驻扎在武汉以西三百里外的潜江和天门之间,号称北岸军。

    西凌阿在僧格林沁的部队里呆久了,不是统御部队的材料,北岸军没有能力援助武汉。只有湘军水师屡次攻克蔡甸和汉口。到了太平军屯兵汉阳时,湘军水师撤走,这两座城镇又被太平军占领。

    7月份,杨载福从岳州增募了船只和军士,返回湖北,让新增的部队和他的旧部会师,共有十个营。湘军水师实力大增。

    杨载福到达金口以后,便提议攻打武昌。胡林翼考虑到李孟群所部兵力太弱,便将他留下率领陆师,防守金口。胡林翼和彭玉麟率先进入汉水,攻打蔡甸。

    彭玉麟乘坐小船进入沌口,率领水师袭扰赤野湖以东,而向北通过汉水驶抵涢口,顺流东返,向北攻破宗关石垒,向南攻打汉阳的太平军船队。

    太平军从岸上开炮,湘军水师无法靠近,便向北攻打汉口。太平军船队出动,溯流而上,打算包抄袭击湘军。彭玉麟指挥水师夹击,夺到九艘舟船,行驶到汉口,攻打太平军的浮桥,烧毁太平军的三百艘船只。

    彭玉麟指挥水师攻打了三天,太平军不出来迎战。杨载福率战船从外江赶来会师,两支水师一同出江,驻扎在武昌下游三十里的沙口。

    水师驻扎在这里无所作为,不能协助陆师攻战,便打算返回。沙口距离沌口六十里,从沙口返回沌口,要从武昌和汉阳城下经过,躲不过太平军的炮火,将会损失惨重。

    大家提出从汉水进入沌口,虽然路途迂回,行程很远,但能避开炮火。

    杨载福说:“大丈夫行军,何必躲躲闪闪,我们就在长江上行军,顺流而下,逆流而上,那才痛快!”

    彭玉麟不甘落后,张帆先行。

    对于杨载福水师的出现,太平军没有防备,而彭玉麟的水师从汉口渡江,距离武昌和汉阳两城很远,在太平军大炮射程之外。

    但是,太平军已做好周密的准备,计算好了湘军水师返回的路线,用船只堵塞中流,迫使湘军战船贴近岸边行驶。城墙上的大炮一起发射,各路湘军水师冒着炮火前进,不顾生死。炮弹飞鸣,落在船舱里的子弹可以用斗来量。炮火击沉四艘战船,三百军士中炮身亡。

    彭玉麟所乘的战船,桅杆被炮火摧折,战船无法前进。他见杨载福的战船驶近,便向杨载福呼喊求救,但那艘船转瞬就驶过去了。他又见衡山人成发翔的舢板经过,纵身跳过去,才免遭灾难。

    大家为彭玉麟打抱不平,认为杨载福不讲义气,彭玉麟却淡淡地说道:“风大水急,很可能他没有听见吧。”

    杨载福早已不喜欢彭玉麟。胡林翼亲自拜访两人,从中斡旋,使两位水师将领之间达成了谅解。

    从5月到7月,湖南很不平静。尽管湘军部队集结在湘南,仍然斗不过两广的起义军。

    赵启玉在5月间出境攻打广东乐昌,行军到平石以南,遭遇起义军,战败而死。太平军进攻宜章,打散了王葆生的部队。同时,广西富川的太平军进军零陵,攻占东安,抓获知县赖史直。

    6月份,起义军从宜章进攻临武与嘉禾,何禄与陈金刚的起义军声势浩大,袭击郴州,攻占郴州城,并屯驻下来。王葆生搜集残部,和其他湘军部队一齐防守永兴。

    同时,衡阳又有会党起事,文格调派部队,在湘乡团丁配合下,合力追捕,才将会党驱散。

    湘北边界在7月份又传来警讯。太平军从通城杀入岳州边境,杀死临湘知县姚荣卿,湘阴长乐团丁从新墙发兵拦截,太平军退回通城。

    同时,驻扎郴州的起义军分兵攻占桂阳州,州民结团自卫。陈士杰得知故里被焚,从汉口回乡,专办团练,意图夺取桂阳城。

    通过这段时间,左宗棠发现,湖南的民团,就数平江、湘阴和桂阳州最为强大,各县无法与之相比。

    魁联被罢官之后,骆秉章令知府张丞实统领他的部队。张丞实推辞,巡抚便弹劾张丞实,朝廷将他免职,部队交由江忠济指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湘军(71)
后一篇:湘军(7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