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军(15)

(2007-07-14 12:13:23)
标签:

历史/人文

湘军

1852年

咸丰二年(15)

分类: 湘军
湘军(15) 

1852年,咸丰二年

 

15

    当太平军在湘南接连攻克州县的时候,在几千里以外的京城里,湘乡人曾国藩正在打点行装,准备动身前往江西,去任乡试的主考官。

    8月9日,曾国藩带着随从,匆匆离开京城南下。

    自从太平军起义以来,曾国藩一直在为朝廷出谋划策,上疏议论军政。

    进入1852年之后,他向文宗呈上了《议汰兵疏》,指出清军缺少精兵,将领们坐吃军饷和空额。他主张精简军队,淘汰没有战斗力的部队。

    文宗当时正为没有足够的兵力对付太平军而发愁,曾国藩却提出要裁军,似乎没有可行性。不过,文宗还是说他的奏疏切中时弊,但是裁军一事,却要等到平定广西之乱以后才能办理。

    曾国藩见文宗对他的意见听得进去,不久又斗胆上了一个请求朝廷预防流弊的折子,指出朝廷对太平天国用兵,用人有欠妥当,下面文过饰非,上面刚愎自用。文宗也没有对他申斥,只是说他言辞过激,但意思还是对的。

    曾国藩见文宗并不责怪他的直言,又上了一道陈述民间疾苦的奏疏,指出百姓苦于银价太高,缴纳钱粮有困难。又说盗贼太多,良民不得安宁,官府所判的冤案太多,百姓难以伸冤。他认为,国家贫困不要紧,但若民心涣散,怨恨就大了。

    对于曾国藩的这道奏疏,文宗反应冷漠,曾国藩不由深为失望。紧接着,他就奉旨离京了。

    曾国藩离开京城以后,由于路途上消息闭塞,对于湖南的战况,他未有所闻。他想借办公差的机会顺道回家省亲。十二年在京的官宦生涯,他步步高升,春风得意,多了历练,添了深沉。此时他“急于科举而淡于仕宦”,心情非常矛盾,既渴望见用于世,又企求归隐山林。但不管怎样,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这次离开京城,将与军事结下不解之缘。

    9月8日,曾国藩一行抵达安徽太湖境内的小池驿。忽有家人从湘乡来报:他母亲江氏已经撒手人寰。曾国藩哀痛至极,立即脱下官服,披麻戴孝,经过宿松和湖北的黄梅,在小池口渡过长江,到达九江,然后溯江西行。

    曾国藩路过武昌时,湖北巡抚常大淳前来吊丧,告诉他太平军正在攻打湖南省城。他大为吃惊,连忙抛弃行李,只带一名仆从,从小路行走,经过岳州,取道湘阴和宁乡,于10月6日抵达家乡荷叶塘。

    在此期间,湘乡县正在大办团练。曾国藩是回籍的礼部侍郎,自然有人请他出来主持团练事务。朱孙贻在湘乡成立团练局时,请曾国藩出来主事,曾国藩以母忧为由,推辞不出。他认为自己不熟悉行军用兵,不适合出来挑这副担子。

    但是,时局的发展,容不得曾国藩在家赋闲。战火的蔓延,将迫使他不仅要关心朝廷与太平军的军事对峙,还要和江忠源一样,带领家乡人奔赴前线。

    由于曾国藩对清廷的军政状况和民间疾苦都有仔细的考察,当后来朝廷需要他出来组建团练对付太平军国运动时,他已经胸有成竹,得以拿出一套经过深思熟虑的方案。

 

相关阅读

湘军(19)

http://blog.sina.com.cn/u/4b3e945a01000954

湘军(18)

http://blog.sina.com.cn/u/4b3e945a0100094m

湘军(17)

http://blog.sina.com.cn/u/4b3e945a0100093v

湘军(16)

http://blog.sina.com.cn/u/4b3e945a0100093n

湘军(14)

http://blog.sina.com.cn/u/4b3e945a0100091f

湘军(13)

http://blog.sina.com.cn/u/4b3e945a01000914

湘军(12)

http://blog.sina.com.cn/u/4b3e945a0100090l

湘军(11)

http://blog.sina.com.cn/u/4b3e945a010008zw

湘军(10)

http://blog.sina.com.cn/u/4b3e945a010008z9

“七七”事变,

石破天惊的暴风雨来临

http://blog.sina.com.cn/u/4b3e945a010008y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湘军(14)
后一篇:湘军(16)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