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谈了塞尔比球风问题,接下来说说斯诺克未来发展之路,在赫恩重归世界台联之后,斯诺克出现了一些欣欣向荣的景象,16-17赛季赛程表,赫恩兑现了一年前几乎所有的承诺,从赫恩重回台联后第一个赛季(10-11赛季)7站大型排名赛,13站PTC以及8个邀请赛,总奖金529万英镑,到了16-17赛季19个排名赛,6个邀请赛,总奖金接近1千万,赫恩团队的努力有目共睹,过去几年,以赫恩和杰森-弗格森为首的世界台联一直致力于实现斯诺克全球化战略,虽然最终结果与我们预期有些距离,但从16-17赛季情况来看,斯诺克基本实现了欧亚化,赛事数量遍布欧亚大陆。我个人对赫恩团队过去6年对于斯诺克赛事包装,海外推广,办赛思路以及战略持肯定态度,不过赫恩团队有一环让我特别失望,回顾过去30年,斯诺克比赛规则本身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台联似乎没有对做任何改革。
世锦赛期间很多球迷指责塞尔比的球风问题,实际上隐含了目前斯诺克比赛的最大弊端(瓶颈)——单局时间无法很好掌控,由于单局时间无法很好掌控,自然会导致整场比赛时间无法更好控制,奥沙利文可以50多分钟6-0横扫戴尔,但有些球局单局耗时超过一场足球比赛,比如2015年欧巡赛鲁尔站迈克马努斯与平奇斯的第6局耗时达到100分钟,每个赛季接近半数的斯诺克比赛节奏实在太拖沓,冗长的比赛多少让人感觉昏昏欲睡,很多球迷将这点责任归结于象塞尔比,埃伯顿等这样磨菇派球手,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斯诺克比赛时间难以控制罪魁祸首就是比赛规则,而制定比赛规则就是世界台联,斯诺克比赛时间难以控制世界台联自然难辞其咎。
当今社会充满了快节奏的曲调,很多体育比赛为了适应电视直播需要对比赛规则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但斯诺克恰恰属于例外,依旧沿用上世纪80年代的比赛规则,显然现有斯诺克规则多少有些陈旧滞后,不太适应高速发展的快节奏生活,虽然很多球迷和媒体对此有很大怨言,但是很遗憾,除了抱怨,谩骂之外,我几乎没有一篇有关如何去更好修改斯诺克比赛规则的建议,以符合现在电视直播和球迷的需要。
有的球迷认为斯诺克比赛应该增加限时出杆,但我认为就是否在斯诺克比赛中增加“限时出杆”这个意见需要慎重,因为限时出杆有很大可能破坏斯诺克比赛的质量,过去10年一小部分斯诺克比赛采用限时出杆规则,最著名莫过于超级斯诺克联赛,从实际效果来看,比赛时间确实有不同程度缩短,但是比赛质量相比排名赛不升反降,不少球手在比赛中表现明显不如排名赛,希金斯直言他并不喜欢限时出杆规则,因为这会分担他一部分精力——球手击球前会去看时钟,防止自己超时。
另外我们必须还得考虑两种特别情况,一种斯诺克球台比较大,有些情况球手需要用架杆和加长把才能击球,如果采用限时规则,球手很可能来不及击球,2005年超级联赛,奥沙利文有过跑着去拿加长把的经历,其二斯诺克球台中有不少比较难处理的球,球手需要长考,进行精确计算才能击打,例如有不少漂亮的防守或者解球都是在球手长考1分钟,甚至2-3分钟才做出。
因而缩短比赛时间,最好方法对比赛规则动刀,修改规则宗旨是鼓励进攻,以进球变得比过去简单一点,这样才能加快比赛时间,我个人观看斯诺克比赛22年,很多时间我也很困惑如何去改规则以适应现在电视直播需要,这种修改既要缩短时间,又能保持斯诺克固有的味道,因而我个人提出以下4点意见,仅供参考。
1. 母球落袋增加ball in
hand规则,目前斯诺克现有规则当母球落袋时,球手只能将母球放在开球区中的位置进行击打,其实这个规则存在一些瑕疵,有些球手遇到很难做的防守时,故意采取将母球落袋,防止因防守失误送给对手较好的上手机会。
2.
原有规则15个红球分成5排紧贴在一起放在粉球下方,可考虑拿走最上方的一个红球,这颗红球放在开球区域最顶端位置(棕色4分上边),球手开球时直接有红球可吃,这样避免开局长时间防守拉锯。
3.在低分值区域增加一个彩球(紫色或者橙色,分值8分),或许很多球迷不知道,在上世纪50年代,当斯诺克处于相对低潮阶段时,斯诺克教父级人物乔-戴维斯推广一种斯诺克Plus的新式斯诺克打法,在传统斯诺克台球的基础上增加了橙色和紫色2个彩色球。橙色球放在蓝球和粉球连线的中间,紫色球放在棕球和蓝球连线的中点,橙色球分值8分,紫色球为10分,因为满分杆变成210分。而在1959年在英国伦敦举办了世界斯诺克Plus锦标赛,参赛的有乔-戴维斯,弗雷德-戴维斯以及约翰-普尔曼。我个人建议在低分值区域增加一个紫色球,分值为8分,这样好处在于当球手采取打袋跑策略时,母球回到低分值区域后至少能有彩球可吃,便于连续进攻,另外建议修改满分杆规则,过去15红15黑加清台才算满分杆,我个人觉得15红+15黄,15红+15粉,15红+15兰也应该算作满分杆。只要球手打进15个红球,选择是同一个颜色分值目标彩球,清台就就可以算满分,从某种程度而言,15红15蓝、15红15黄比
15红15黑要难完成。
4.修改袋角形状,斯诺克袋角是圆弧型,建议修改成美式台球尖的袋角,这样球手有更大把握去切贴住边库的目标球进袋。
以上是我能想到通过改变斯诺克规则的方式以用来缩短比赛时间。当然我相信球迷还会有更好的意见,不过我并不提倡出杆限时和减少红球数量。
世锦赛举办地?
今年世锦赛期间,世界台联宣布了与已经与谢菲尔德市政府达成一致,斯诺克世锦赛将继续在谢菲尔德举办,至少到2027年,这意味着未来10年世锦赛不会登陆到中国,部分媒体和球迷借此大作文章,有的人认为台联此举有失偏颇,既然是世界斯诺克锦标赛,就不应该总在英国举办,应该在世界各地举办,这种言论非常荒谬,赛事名称中所谓世界锦标赛真正定义是参赛者来自世界各地,没有说举办地一定要是世界各地,那请问围棋世界锦标赛在世界各地举办了吗,还有中式台球世界锦标赛在世界各地举办了吗?
有的媒体记者更始捏造了某些顶尖球手希望世锦赛在中国举办的新闻,实际上很多英国球手只是抱怨了克鲁斯堡过小的场地,并没有提到希望世锦赛来中国举办,一些记者借此移花接木,揣测球手的意思,他们是否真的希望世锦赛来中国,我个人持保留态度。
我在去年专门写过世锦赛是否适合中国举办一题(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aa0230102vim5.html),提到三个因素不适合中国举办,现在我还是持这样的观点,我觉得我们未必一定要拘泥于办世锦赛,现阶段如何把自己的排名赛做大做强才是关键,既然我们有钱,那为何我们不能自己办一个类似象网球年终大师赛那样赛事,请12-16个球手来参赛,总奖金达到甚至超过世锦赛水平,高额奖金何尝球手不来。事实呢我们做得如何?就拿国锦赛为例子,诞生时候有媒体以奖金和级别为题把他吹上天了,但最近几届比赛呢,无论票房,奖金提升速度,国锦赛明显落后于英锦赛。
不过世界台联确实可以考虑把世界锦标赛挪到其他比赛地举行,克鲁斯堡剧院设施的确有些陈旧,场馆座位太小了,我个人倾向于台联可以考虑在适当情况下,把世锦赛挪到德国举行,因为德国场馆大,职业球迷数量多,球迷观赛礼仪做得比较好,无论是最后谁打入4强或者决赛,球迷都会去现场观看,票房也可以达到保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