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哈姆的神奇夺冠给了年轻一代哪些启示?
(2015-05-06 10:24:06)
2015年世锦赛已于两天前落下了大幕,我个人观看斯诺克比赛已经有21年,过去20年每次世锦赛结束后,我总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因为世锦赛的结束意味着赛季结束了,自己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了,不知道为什么,今年感觉特别奇特,世锦赛的结束却让我有了依依不舍,意犹未尽的感觉,直到现在我都还没从14-15赛季中走出来。
自从赫恩重归世界台联之后,今年世锦赛可以称得上赫恩2010年回归之后最精彩,结局最让人想不到的一届世锦赛,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世锦赛进攻成为了主流,86次破百,打破了2009年世锦赛破百最多的记录,有5人破百数量上双。而最终打入决赛墨菲和宾汉姆除了完成10多次破百之外,二人各有了30多次的50+。
不知道世锦赛开赛前有多少人会预测到今年世锦赛会是这样的结局,10年前见证了墨菲一黑冲天,10年后宾哈姆的神奇夺冠也可以看成是黑马夺冠的奇迹战例,回顾他的征程,宾哈姆打败了三位前世界冠军以及2011年世界亚军,5场比赛宾哈姆完成了10杆破百外加43杆50+,宾哈姆的夺冠含金量十足,当然少许球迷会质疑他的成色,但我想最主要原因是在他的声望有些低。
我第一次看宾哈姆的比赛是在15年前世锦赛,他在第一轮出人意料打败了亨德利。当时他的世界排名只有第97位,之后10年时间里,宾哈姆在职业赛场上发挥用碌碌无为,平庸这几个词来形容并不过分,因为从2000-2010年时间,宾哈姆除了打出两杆147之外,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排名赛最好成绩不过就是8强。
宾哈姆的转折点是在2011年世锦赛,那一个赛季宾哈姆参加了全部12站ptc赛事,顺利获得总决赛资格,积攒了不少积分,而在大型排名赛上宾哈姆除了德国大师赛之外,其余所有排名赛都顺利打入了正赛,英锦赛打进了8强。世锦赛第一轮宾哈姆10-8打败了埃伯顿,次轮他将迎战丁俊晖,这场比赛开打前几个小时,由于塞尔比已经大比分领先亨德利,拿下对手几乎已成定局,对于宾哈姆而言,他只需要击败丁俊晖,他的职业生涯就可以首次跻身前16行列。
恰恰这点刺激了宾哈姆,与丁俊晖那场惊心动魄的25局13胜比赛,宾哈姆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压制着丁俊晖,连当时上海体育解说译男都说宾哈姆是超水平发挥,因为赛前他和张迅一致认定宾哈姆根本不是丁俊晖的对手,遗憾的是,宾哈姆12-9领先被丁俊晖上演了大翻盘了,就我个人来看,12-9之后四局球,宾哈姆只犯了两个错误,就是两次关键右侧中袋球没进。如果进了一个,历史就可能改写了。
宾哈姆的郁闷可想而知,因为整场比赛除了决胜局外,他没有让丁俊晖取得一次领先,赛后他直言自己花了5天时间才好不容易走了出来,不过一个半个月后一张澳大利亚赛签表激发了宾哈姆的斗志,根据顺位,只要通过资格赛,宾哈姆正赛就将再次遭遇丁俊晖,世锦赛上窝囊输球让他复仇的心态悠然而生,于是当大部分球手都在陪伴家人享受生活时,宾哈姆在夏天放弃了和家人团聚,每天都去球房刻苦练球,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个时候他的儿子刚出生不久,此外他还和女友在外面寄养了一个女儿。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澳大利亚赛见证了宾哈姆的神奇,他不仅复仇了还丁俊晖,决赛中他在5-8落后情况下逆转马克威廉姆斯。实现了职业生涯开门红,从此宾哈姆开始逐步迈入了一流高手的行列,之后两个赛季(12-13,13-14),宾哈姆都有冠军奖杯入账,而在本赛季世锦赛开赛前,宾哈姆赢得了上海大师赛,冠军联赛的冠军。
亨德利曾经称赞他是近几年进步最大的球手,而最近4年,我时刻都在关注着宾哈姆在球台上表现,为什么如此关注他,因为宾哈姆颠覆了我过去一套传统理论——一个球手年过35后,准度和精力会出现自然的下滑。如今宾哈姆整体发挥要强过他20-35岁时时期,我也曾经咨询过一些专业人士,为什么他的准度比他年轻时候要出色,庞卫国老师告诉我原因就是两个字:信心。
我个人感觉宾哈姆这次神奇夺冠主要源于三个因素,刻苦训练,惊人的体力和良好的心态。先来说说第一个因素,很多人称呼他宾哈姆为二师兄,我个人不太同意这个绰号,宾哈姆长相和身材确实很像猪八戒,但是要知道猪八戒身上有一个众人皆知的弱点——懒,这点绝对不符合宾哈姆。因为宾哈姆训练相当刻苦,决赛结束后墨菲直言他爱斯诺克甚至高过生命,现如今他的进攻和防守超过他年轻时期,没有刻苦的训练是很难想象的。
当宾哈姆杀入半决赛和决赛时,有一些球迷不看好他能过关,原因在于很多人担心他的年龄会导致精力不够,就连央视体育频道主持人姜毅也在解说时提到过宾哈姆有可能在最后阶段出现体力不支的问题,但事实却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无论是半决赛还是决赛,宾哈姆没有出现任何疲态。这的确让很多人感到吃惊,我想39岁宾哈姆能有那么充沛的精力,科学训练必不可少,合理的生活规律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要素,曾经有一个打球的球手告诉我,斯诺克并不像别的运动,对体力要求那么高,只要你年龄不超过40岁,不管你白天花多少时间训练,只要你晚上保持很充足的睡眠(8-9小时),第二日体力就能回复,很多球手出现精力问题很大程度源于前一日晚上睡眠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以上这两点特别值得80后,90后球手学习,因为如今一些年轻球手喜欢熬夜打电脑游戏,泡推特,微信的习惯,影响了训练和睡眠。
最后来说说第三个要素——心态,我就举一个很简单,被一些球迷忽视的例子,决赛开始前入场仪式上,从罗伯-沃克介绍宾哈姆开始,一直到宾哈姆和墨菲在奖杯前握手,宾哈姆几乎是一路笑着走过来,这种笑非常自然,似乎他个人非常享受这个舞台,可见他的心态有多么出众,我个人看了20年世锦赛,很多球手,特别是第一次打入决赛的球手进入会场时多少有些严肃或者紧张,但象宾哈姆这样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点绝对值得丁俊晖去学习,很多球迷会说,丁俊晖在与小特比赛不也笑吗,但请注意,丁俊晖那种笑和宾哈姆完全不同,他是苦笑。
斯诺克球台上,天赋固然重要,但宾哈姆的神奇夺冠告诉了我们,或许你天赋不如别人,但如果你能努力刻苦训练,合理安排自己生活,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机遇同样也会降临到你身上,同样你也会有机会赢得世界冠军,实际上回顾过去10年,这点不仅仅反映在宾哈姆身上,2006年多特,2014年塞尔比的世锦赛夺冠同样也是基于这个道理,他们二人同样也没有太好的天赋(去年塞尔比在接受天空体育采访时直言自己没有天赋),说到底冠军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虽然我们一直都在说斯诺克的改朝换代,但至少在象征最高等级,顶尖球手毕生追求的世锦赛近10年时间里,80后居然只拿下了3个冠军,完全被70后所压制,或许很多人会说因为75双雄太强压制了80后球手,但我们不要忘了,这其中有两年冠军可是多特和宾哈姆,而卡特和霍金斯也曾在世锦赛打入过决赛,最终阻挡他们夺冠并不是80后,而是奥沙利文。从本届世锦赛来看,如果不是因为顺位让宾哈姆和奥沙利文同在一个区,从而半决赛出现了两位80后球手,但如果火箭和宾哈姆分在不同半区,也许今年世锦赛80后结局恐怕还要糟糕。
这样的情况让我更加确认了一个20年看球的观点,如今世界球坛,5大天王还是最强的,所有80后球手都不如他们5个,他们整体能力并不比宾哈姆,多特,霍金斯,卡特这样70后球手强多少,因为只要这些人状态调整到最好,所有80后对付他们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